更新时间:2025-05-05 11:09:33作者:佚名
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做优做大、人居环境治理、村容村貌改善……近年来,浙江中医药高等本科校区充分发挥中学特色资源和人才优势,聚焦产业、教育、人才、公益和互联网精准扶贫,重视筑牢基层基础,制订了一系列扶贫计划。优选6批次15名高素养年青党员植根南昌市临川区嵩湖乡江下村举办扶贫工作,共投入资金200余亿元,申请项目资金上千亿元,小村子有了大变化。
加强驻村管理,激励党员担当作为。该校党委重视“精干+优化”,配强驻村队伍。突出政治标准,重视实绩能力,通过个人自荐、党总支评选、组织部初审和党委集体讨论的程序,将“机关干部领导+基层年青干部”相搭配,“舍得放人、敢于用人”,把政治强、素质高、肯吃苦、勇担当、作风实和热爱农村工作的优秀党员抽调到扶贫攻坚一线锻练。将驻村、帮扶工作经费纳入年度经费预算并逐年降低,严格依照要求落实好第一部长驻村扶贫经费、驻村专项工作经费,以及工作球员村内交通和伙食补贴等各项相关经费,坚持“应给尽给”,筹建专项资金红色通道。中学多渠道、线上线下借助“主题团日”“道德讲座”“一线思政课堂”等宣传扶贫先进典型事迹和先进个人,宣传片《江下村扶贫》获“中国梦·脱贫攻坚短视频比赛”一等奖,在各种评比嘉奖中着重向扶贫党员倾斜,1名驻村第一校长获全国教育系统优秀校务工作者。严抓工作纪律,常态工作调研。产生了校纪委监督管理党员、校督察室(办公室)督促工作落实、审计处严把经费使用、察平常和年末考评相结合的良好工作调研机制。确保各期驻村工作队纪律严、作风实、有成效。截止目前,共计结对扶贫1300余人次,帮助解决民生实事200余件,捐衣捐款捐药捐款50余亿元,帮助居民实现微愿望200余人次,捐助困难群众30余亿元。
发挥专业优势,连心服务突出特色。该校主动发挥地方中医药类高校的人才和医疗资源优势,把送诊、送药、治未病和中医药类人才培养作为特色项目来抓。针对江下村举办了相关巡诊活动达20余次,投入5亿元扶贫资金构建了江下村热敏灸体验室,组织了3批次热敏灸诊治培训,在村卫生室挂牌校区附属三院分院。做到了次次巡诊有中学的市级、市级名西医参与,居民人人求诊有热心服务、细致诊治。在疫情防治期间,驻村工作队主动请战,参与防治值勤、要道严明、人员排查。中学还组织医务工作者、药学专业班主任自制价值约15余万的香囊和“建昌帮”中药贡茶免费领取,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筑牢基层党建,催生发展新活力。发展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该校把培植做优产业作为促进巩固扶贫攻坚成果、增量提质江下村产业发展的方向。通过多次实地督查、专家号脉会诊、听取居民意见,制定江下村“飞天凤”养殖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产业做优注资拓岗、村民参与扩大规模的共赢模式,截止去年6月末,“飞天凤”养殖已形成收入40余亿元,村光伏产业发电已形成收入50余亿元,贫苦户创收20余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扶贫前的零元达到20余亿元。中学搭好“桥梁”、工作球员争当“配送”贝语网校,常态化吸引教员工订购村里困难群众的农副产品,部份教员工已和农民进行常年对接。中学借助附属三院热敏灸培训基地举行了临川区嵩湖乡江下村热敏灸健康帮扶技术培训班,来自江下村11户扶贫户家庭出席培训。多渠道协助扶贫户孙辈大大专志愿补报和升学,多措施促进扶贫户孙辈外出务工,多途径联系派送劳动力出席区、乡举行的电子商务、家政技能培训30余人次,帮助扶贫户把握一门技能实现就业,实现“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型。(张华荣、艾琦供图)
(中国晚报湖南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