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沈阳药科大学生物程比业想考兰州药学专硕好考吗?沈阳药科大学比业想考兰州专硕怎么?!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程比业想考兰州药学专硕好考吗?沈阳药科大学比业想考兰州专硕怎么?

更新时间:2022-04-06 05:48:18作者:admin2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毕业想考兰州大学药学专硕怎么?

不错!

兰州大学毕竟是985重点大学,药学专硕毕业找工作不是问题。

全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药科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仍然普遍看好。总体来看,药科类毕业生供小于求,各医药公司、制药厂是吸收这类毕业生的大户,制药业对人才的需求是稳中有升。据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就业工作负责人介绍,近几年,这几所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总体供需比达到1∶3~1∶4。

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工程比业想考兰州大学药学专硕好考吗?

只要你想考,努力,刻苦,加之早准备,早复习和科学的复习方法,坚持下去就能考上!

首先,生物工程专业考药学专业专硕专业跨度不太大,专业课程难度不大。

其次,虽然兰州大学是985,沈阳药科大学是211,但是由于兰州大学地理位置原因,入取分数相对较低,所以难度不大。

第三,专硕相对学硕来讲相对容易。

第四,考研如何准备?

一 、初步了解:关于考研你需要知道的11个秘密

1、跨考没你想的那么难

不管你是一跨,二跨,还是三跨四跨五跨,其实跨专业考生并不难,也不必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唯一需要担心的是目标院校原生专业的考生,因为毕竟他们跟老师都认识,上课的内容也很可能成为考点,但除此之外,其他院校的原生专业的考生,你并不比他们差。

所以如果你是跨考无需太不相信自己或者太有压力,脚踏实地按部就班地认真复习就好,根据我辅导的数据,每年跨考成功人数占总录取人数的60%以上。

2、绝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对于就业来说没什么区别

在现在这个年代了,学硕基本已经与专硕没什么差别了,只是学硕更注重理论,而专硕更注重实际运用,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并没有什么差异,只要你是硕士就是一视同仁。但专硕相比学硕还是有一个时间上的优势的,就是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而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这相当于你可以提早一年毕业去挣钱,就拿我举个例子,我读的是两年专硕,刚毕业第一年的年薪是近30w,这样我就比3年制的学硕多拿了一年的薪水,还多了一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专硕真的不比学硕差。

3、考研半途而废的人有不少。

考研,它不同于高考,不会再像高三那样有老师盯着你督促你对你负责,也没有老师在你不懂的时候给你答疑,考研复习完完全全靠个人自制力和自觉,没人会监督你督促你盯着你,遇到的问题全部要自己解决。因此每年都有不少考生都会半途而废。能坚定地坚持下来,就已经胜利了一半儿。

4、你的竞争对手其实数量并不多

考研具有一定的个人针对性,虽然每年有超200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人甚至不到,也就是说,只有报考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才是直接竞争者。这其中,对你最具威胁的就是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考研本科生,因为他们对于你具有天时(自己专业老师出题,上过出题老师的课)、地利(在自己院校考)、人和(跟专业出题老师相识),所以这是最具威胁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对手,但是,but,这样的人一般不多,你想想你们班有多少人考研,这其中又有多少人是考本校本专业的研究生,你就知道这部分人屈指可数了。

当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竞争人数不多并不代表着竞争不激烈,想当海贼王的人并不多,但是竞争也很激烈呀。

5、三心二意的人往往会求之不得。

边考公务员边考研、边找工作边考研,边出国边考研,边……三心二意人有不少,除了少数真的是宇智波一族的天才的,其他人结果往往都是一无所获。既然决定了考研,最好还是专注于考研,不要两边费力不讨好,放手一搏,及时跌倒也不后悔。

6、政治英语大部分分开拉开不大。

一般复习上没有严重偏科的人,大部分英语政治都能考到55以上,55分对于绝大部分院校与专业来说都是完全可以过线的,而如果英语、政治能考到70分那就算很不错的分数了,80分算超高分。所以,不要太在意政治和英语拉风的问题。

7、低调才是王道

考研最好低调一点,别整天嚷嚷着要考研,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考研一样;也别总是有事没事自我感觉良好就开始炫耀自己复习得好,觉得稳了。在我带过的上百个学生中,每年都会有炫这种同学,根据我这边的历史数据统计,这类同学全没过。So,懂了吗?

9、考研信息收集非常重要

对考研信息的收集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甚至与复习旗鼓相当。

有不少想考研的同学都忽略了考前对目标院校信息收集与咨询的重要性,仅仅学校和专业很好,也不经过调查就开始想当然地埋头复习,有些在初试被挡下来,有些幸运地虽然辛辛苦苦进了复试,结果没想到保研已经占去了一大半的名额,还有特别喜欢本校的学生,那就尴尬了,最终只能背离自己选择的学校,含着泪去调剂。

所以,开始复习前一定要对目标院校进行情报收集,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些干货的。

10、考研是个体力活

考研,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和众多细节。让人开心的是,考研拼的不是智商而是体力和耐力事情。如果你能看到这片回答,我就默认你之前在考研论坛、贴吧、QQ群以及别人嘴里知道好多传说中逆袭的事情:某校大一开始准备研究生考试,数人荣登清北;一战渣,二战逆袭斩获理想学校各种浮夸的例子,之前我不信啊,觉得...既然这么强,高考的时候干嘛来着,后来我发现这是真的,这不是梦!也就是说,对考研初试这件事,是英雄不问出处的:按照稳妥的学习方法,做好时间管理,学够足够的时长。只要目标不太诡异,都没问题的。问题就出在,方法不对,不知道反省,静不下心,半途而废。考研的过程中,我还真是认真留意了一下身边认识和不认识的战友们,上述四条,会pass掉80%以上的人。

11、大部分人现在阅读时都很不认真

考研过程中,很多人考研复习的时候看书非常不认真不仔细,或者说有时候根本看不进去,这往往会对我们的复习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在当下这个社会,大部分人在看书或者阅读时都做不到认真与仔细,就比如你们看到这里,其实你都没能发现我说的这11条秘密里其实没有第8条。所以少年啊,想要成为宇智波一族,啊不对,想要考研,还是先学会静下心来仔细认真阅读吧。

二、重中之重:心态调整

1.学会建立习惯

万事开头难,建立习惯,是最困难的。

大学前三年的懒散和自由,让你已经不习惯坐在自习室里看一整天书了,会很难坚持住。所以我们首先要摒弃掉大学前三年养成的忍不住玩手机、做事情心不在焉、一看书就犯困等等等种种恶习,当然开始这会很难,但是如果你连些都克服不了,那就不要谈什么考研了。

然后,再去建立心无旁骛看书复习的习惯,能坐得住,找回自己高三备战高考时的那种状态,循序渐进,那么,你已经成功了20%。

2.学会专心致志

既然决定考研,那就铁了心一心一意地去准备。

不要再去怀疑自己该不该考,想东想西,路是你自己选的,没有人逼着你做选择,既然选了考研这条路,就专心致志去为之努力吧。

也不要去想考得上考不上这种问题,除了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状态,对复习没有任何帮助,纯属浪费时间,因为考得上考不上不是你想出来的,而是靠实际行动做出来的。有思考这个功夫,还不如多背几个英语单词。

3.学会心无旁骛,不要去管别人在干什么

如果你已经下定决心要考研,那么:

当别人在保研,在实习,在考公,在找工作,在准备出国,你要考研;

当你的舍友出去旅游,看电影,看电影,秀恩爱,你仍要考研考研;

当别人说你考不上,说你好高骛远,不认可你,不相信你,你更要考研;

甚至,当你其他同样考研的人在向你炫耀自己的复习进度,然后你突然自信心倍受打击。但是你要想想啊,他们又不跟你考同一个专业,不是你的竞争对手,他复习得好与坏对你没半点影响,所以你必须时刻不受影响,你依然要考研;

或许你会羡慕,会嫉妒,会不平衡,可是,别人的事又跟你有什么关系呢?也不是你的,即使考研很累还可能没有结果,但是,前不是做好了决定的么?不是说好准备迎接第二人生的么?答应自己的事情都不尽力去做,那以后怎么面对别人?

所以不要去管别人在做什么,跟你真的没半毛钱关系,路是自己选的,就心无旁骛的坚持下去。

4.学会以放松的姿态去面对考研

考研是个体力活,是个长线且枯燥的过程,所以我们更要学会以一种“放松”的姿态去面对考研,让我们逐渐享受考研的过程,体验那种为了小小的梦想而努力奋斗的快感,甚至慢慢地“爱上”考研。所以不要过于紧绷,不要过早就把自己搞得非常疲惫不堪,过早打鸡血,不然后期冲刺期很容易心态崩掉。但是,“放松”不是“松懈”,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心散涣漫,而是转换一种让自己舒服的姿态去考研。

三、核心法宝:制定计划

为了表示这一节的重要性,也是我自己考研经验中总结出来的非常重要核心方法,我在标题后面都打上了星星标记,所以接下来这部分一定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看,用心用心再用心记,这一部分价值200元不止。

1、 首先要评估自己

制定计划的第一步首先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考研一共四门科目,你需要明确知道自己哪一门科目是ok的,哪一门科目比较差的,哪一门是比较熟悉的,那一门是需要重点针对复习的。

然后按照需要重点照顾的程度,为每一门赋予一个百分比精力系数值,总值为1,举个例子:

比如你觉得你英语不错,只需要20%的精力占比就够了,然后专业课学得很好,需要15%的精力占比,但是政治和数学比较差,尤其是数学,是最差的,需要重点照顾,可能40%的精力占比,那政治就是25%。

我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考察自己后,给出自己对应的四个系数值。可以找个半天时间好好的评估一下自己,不要随随便便想当然,这一步很重要。

2、然后确定每日的复习总时长

不管你每天可以付出的时间有多少,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明确确定一个具体的复习总时长,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都严格按照这个总时长去复习,个人建议:

一般9月前,每天9小时足够

9月-10月,每天10个小时或以上

11月,每天至少11个小时以上

12月冲击阶段,打打鸡血每天最少12小时以上

3、科学地分配时间

确定好每日总时长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第一步得出来的四个系数,去乘以我们确定的每日总复习时长,科学合理地分配出每一门科目在每天所花费的时间。比如我上面的举例,在目前9月份阶段,那应该就是英语:10小时×0.2=2小时,政治:10小时×0.25=2.5小时,数学:10小时×0.4=4小时,专业课1.5小时。

然后每一阶段的每天严格按照这个时间分配去复习,不要变,保证每一天的学习生物钟都是稳定的,有助于长期复习吸收。相信我,等你用过这个方法一段时间后,你绝对会认同这是最科学最合理的复习分配。

4、制定小目标和大目标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制定每一阶段复习的进度大目标与拆分后的小目标。比如这个月我的大目标是看政治看几章节,英语做多少篇阅读,专业书看多少章等等,是一个宏观的量;然后把这个大目标,按照每个月4周的量化拆分,比如这4周每周都要把大目标完成到什么进度,那这样就是4个小目标或者周目标了。然后制作成简单的复习目标进度表,目标完成的打勾,没完成的打叉。这样做的好处是:

1)可以量化复习任务,让自己每一阶段的目标都很明确并每个月都有新动力,宏观把控自己的复习进度,不会出岔子;

2)每个月或者每一阶段都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完成了什么,没完成什么,对于复盘回顾自己的复习情况提供了一个核心的数据日志支撑,这个讲究的数据的时代,复习也要学会利用自己的数据来优化不断改善自己的复习;

3)每个阶段末看到自己的复习进度表,如果都打上了勾,那可以潜在地告诉自己这个阶段做得不错,激励自己,让自己的复习心态和状态越来越好,提升自信,这点最重要。

5、迭代调整

每一阶段的开始,都可以根据自己当下的复习情况状态,重新评估自己,适应性的调整自己的每一科目的精力系数值(比如你觉得这个月数学有提高了,专业课有需要花多些时间了,那就对应调整系数值),根据每一阶段的每日复习总时长,重新合理分配复习时间,以及调整大目标和小目标。

这叫复习的自我迭代,微信用了8年才迭代成现在这个量级的产品,难道你以为复习就不需要迭代了?对复习的迭代,可以让一直保持最正确地、最科学地、最合理的复习计划,这是我从移动互联网中摸索出来的方法。

四、直击要害:各科目复习方法

数学

数学是一门极其amazing的科目,文化课(政治、英语)如果能跟别人拉开10分以上的差距,那分差就很大了;但是数学爸爸他不一样,150分的满分,一拉往往可就是几十分啊!它能让你万劫不复,也能让你力挽狂澜!当然,不考数学考两门专业课的同学,可以直接忽略这一部分。

其实数学没什么神奇的方法,就是玩命练题,享受被虐的过程。即使是例题,也要先动笔做一遍,再对照答案。求不定积分是重点也是难点,但是,历年真题中考的题型都很基础,所以没必要和复杂的不定积分死磕。

第一遍做全书高数时,把所有不会的题和错题做标记A,第二遍只做A题,把仍然不会和错了的题做标记B,第三遍只做B题,把仍然不会的和错题标记C。如果错题仍然很多并且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做第四遍、第五遍。几遍下来知识点就基本掌握了。线代和概率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重点推荐一下李永乐的线代视频,很多解题技巧和方法非常节省计算时间。时间有限的话,做近十年真题即可。时间充分可以用早年的练手,题型和重点不同,难度也较大,不用太纠结正确率。模拟题难度较大,完整的卡时间全部做过一遍之后,再回头把所有的错题做两遍。

最后,要总结真题和模拟题中每章出现的题型和常考常错的知识点,整理到笔记本上,考前多看几遍。还要整理大题的规范格式,并加强练习,很多细节不注意都会扣分。像往年题目整体难度很大,思路很偏的情况下,主要是考基础和心态。几道题不会之后,就特别容易慌乱没有思路,很多基础题目也做不出来了,很多常见的错误又出现了。与其花时间纠结不会的题目,不如把已经做出来的多检查几遍。整体偏难的情况下只要把会的题目都做对,分数就相差20分左右。

建议的复习计划:

1)3-5月,啃教材全科扫盲,并把复习全书的例题都要做了并理解。时间分配上,最好两个月分配给高数部分,一个月给线代和概率部分,这样收益是比较高的。

2)6-8月,第二轮复习,把李永乐复习全书的习题都做了,并且学会整理错题集,不要嫌麻烦,多记总没坏处。碰到总是犯错的知识点可以再回过头看下教材出处重新梳理。并且每周的最后挑出一天时间来巩固吸收之前的错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温故而知新。

3)9-10月,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查漏补缺,因为经历了上面的第二轮,基本上知识框架与基础差不多很稳固了,这一轮再快速的刷一遍复习全书的习题,持续提升。

4)11月,开始开始做模拟卷和真题了,然后再次检测哪里还是薄弱的环境

5)12月,疯狂冲刺轮,最后的刷题走起,包括但不限于错题、模拟题、真题、预测题等等等等,反正就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的做题状态,准备浴血屠杀数学爸爸(或者被屠杀哈哈(#^.^#)

2. 英语

1)阅读理解

因为我本身英语底子比较好,大一过四级大二过六级大三考了中级口译,有时候说英文还会被当成是ABC,所以分配在英语上的时间最少。但是我的词汇量不够,很久没背单词了,所以英语主要以背单词+阅读理解为主,阅读理解包括新题型共50分,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这部分拿到35分以上算是合格,但是也不是那么容易。只做真题是不够的,还需要专门的阅读理解书来练习,复习期间我每天阅读理解固定5篇,一篇都不能少,两个多月加起来大概一共做了350多篇,刚开始的时候每篇最多对两个,做到怀疑人生,怀疑出题人的逻辑是否正常,但到最后半个月的时候得分水平稳定在38-44分之间,进步,总会看得到的。

2)作文和翻译

至于作文,可以在考前的时候自己总结一套模板,最好能变化衍生适合很多主题,作文虽然有30分,但是付出与投入很难成正比也很难体现在分数曲线上,只要能拿到20分就算合格了,所以这部分我个人认为没必要花多少时间,当然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建议大家还是可以提高一下写作水平。至于翻译这部分,只要你背单词了词汇量上来了,怎么写都还是能拿个基本分6分的。

3)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在12月前完全放掉(大家不要学习我,因为我考研之间只有2个月,建议11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练习完型了),考前最后半个月用真题熟悉下手感,因为完型一个空才0.5分,而且有时候认真做反而还没随便填得分高(事实证明我是对的,完型5分钟写完居然拿了8分,平时练习的时候10分钟认真写均分只有5分…也算是运气好了),如果你时间有限,我们可以舍小取大,选择做收益最高风险最小的来“投资”,所以没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完型上。

这样下来你算一下,是不是英语考70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了?

建议的复习计划:

(1)每天早中晚固定的半小时时间背单词,早上记忆-中午巩固加强-晚上回顾和预习

(2)建议七月份开始就要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刚开始可以每天2篇,感受被虐以及锻炼信心

(3)九月份开始阅读理解每天增加到4篇,以及加入新题型的练习,一共是5篇,并将长难句融会贯通,正确率尽量能保持在60%以上,也就是50分能拿到30分,平均每篇对3个

(4)11月份阅读正确率期望可以提到80%,并且开始练习完型填空和作文准备

(5)12月阅读继续每天4篇的数量保持,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同时作文备用+完型收尾,冲刺冲刺打鸡血打鸡血吧!

3、政治

政治科目的考题构成其实非常简单粗暴,题目分为选择题(单选和多选)50分+简答题50分,一共100分。

1)知识大纲

由于我高中是理科生,大学政治课一直都是申请免试,所以也没怎么记过,可以说是政治方面完全空白,差中之差,所以我选择花最多时间放在政治上。

刚开始复习政治,肯定是要从熟悉知识点大纲做起,这跟其他科目有点不一样,不是从做题开始的。推荐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第一遍用来熟悉知识结构,第二遍配合着肖秀荣1000题练习巩固记忆并加深印象,有时间有能力的话,可以看第三遍,查漏补缺。第三遍时间不太够的话,可以选择《疾风劲草》作为第三遍过的时候看的书,这本比较薄,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2)选择题

政治一般是得选择题者得天下,大题有背肖4一般都比较容易浑水拿分,所以选择题做好是关键,这其中多选题的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是需要注意尽量拿分的。

选择提刷题训练推荐用1000题,配合着第二遍过大纲(精讲精练)的时候做。并且1000题只做一遍是肯定不够的,建议要至少刷3遍,第一遍做学会做题,正确率能到60%就可以了;第二遍做的时候要加深记忆并掌握一些选择题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反推法,联想法,其他题干找证据法等等,正确率尽量提高到80%;第三遍主要是查漏补缺看错题,每个题都要搞懂,尽可能地将正确率提升到90%以上。注意,所有的错题,都要在《精讲精练》上找到对应的出处,不要只看答案解析就完事了,不然印象不深刻。

除此之外,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的选择题也是要至少刷3遍的,用于检测自己目前仍然薄弱的部分并针对性加强,在1000刷完第二遍后可以开始着手做了。

真题的话可以选择近六年的选择题来做,刷2遍就够了。

这里提一个小技巧,就是第一遍刷题的时候,不要写在书上,可以写在纸上然后校对,尽量保证第二遍做题时不受影响。有人也许会说,那用铅笔写在书上可以吗,我个人还是不太建议,用铅笔写了还得擦,考研时间那么宝贵,你确定还要浪费时间去搓橡皮泥巴吗?

选择题得分期望是50分可以拿到40分,不用追求太高,已经很不错了。

3)简答题

简答题没什么套路,要想自己被书然后学会解答,我觉得是太浪费时间了,直接整理或者备用肖四的大题就好,你肖爷爷永远是你肖爷爷,背了4套卷,再加上自己平时积累的写满,大题拿30分还是很容易的。

如果实在还不放心觉得不保险的话,还可以利用肖八和近几年的真题,自己从答案中找一些解题原理,逐渐搞清答题思路,绝对万无一失。

简答题得分期望是可以拿到35分,我觉得足够了,加上之前的40分,一共75分,怎么样,是不是蛮简单?就算你选择题发挥得再不好,30分也是有的吧?这样都能保底有60多分。

建议复习计划:

(1)6~8月份可以开始看《精讲精练》第一遍,配合课后练习,打知识框架与基础

(2)9月份开始第二遍《精讲精练》,并开始刷1000题

(3)11月份开始快速刷《疾风劲草》,并用肖八作为补充练习

(4)12月份整理以及背诵背肖四大题关键点+选择题

4、专业课

由于每个考研人的专业课大不相同,所以这里就不具体举例去展开怎么复习,但是我专业课140,应该算考得比较好了,所以就介绍一下复习专业课的大体思路和心得吧。

首先,去找目标学校已经考过的师兄师姐咨询,每一个考过的人肯定都会有一些干货的。

其次,专业课需要严格按照分配的每天固定的时间来复习,不要多也不要少,不然会因为专业课打乱节奏,这里建议每天3小时即可。专业书至少要看六七本,然后每一本循环看,至少看到3遍,因为专业课的书看一遍是绝对不够的,只有至少看到了第三遍,你才能真正消化掉并拿为己用。

看完专业课的书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做历年真题,然后分析真题,这里的分析,不是指分析单个题目,而是以“投资者”的角度,来总体分析这些年的出题规律和出题方向的变动曲线,来为今年的考题做预测,这样考起来才会游刃有余,预测没中没关系,别人也一样,预测中了那就是赚了,写起来得心应手。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题型变化然后做出对应的曲线分析,你总能发现很有意思的命题规律,这一点比较复杂,就不详细展开了。总是专业课就是要踏踏实实看,然后做真题,剩下的,就看你吃透多少了。

建议的复习技巧:

1)一本书间隔一段时间看三遍要比一本书连续看三遍效果要好,过段时间重新去看,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2)看书的时候没必要刻意背诵,要学会理解式记忆法,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会记住,学会分段理解。一大段话其实都基本在表达一两个核心观点,记住关键词,自己能整理出一段话就行。

3)案例分析题的答题模式一般包含三部分,先解释概念(名词解释),再解释特征特点内涵(简答题),最后结合案例解释关系重要性多写几句(论述题)加上自己的理解。

为您推荐

福建地区考研院校有哪些

1、厦门大学 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大学之一,学校早期建筑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中

2021-04-25 10:11

福州大学在211高校中处于什么水平?

在福建可能最出名的高校是厦门大学,许多外省的人可能对福州大学闻所未闻,甚至包括的舍友,在高考报志愿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所211高校,在大部分人眼里福州大学都是比较靠后的211高

2021-04-25 09:47

2019硕士研究生考试时间安排?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18年12月22日至23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在12月24日进行(起始时间8:30,截止时间由招生单

2021-04-25 08:54

云南为什么叫云南?

因在云岭以南而得名。相传汉武帝时有人在白崖看见彩云,派人追彩云到这里,因为设立的县在彩云的边,所以叫云南,简称云。因为昆明附近是古代滇国,故又简称滇。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

2021-04-25 03:56

云南省有哪些市

云南下辖16州市,分别是:昆明市、曲靖市、昭通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文山州、普洱市、版纳州、大理州、保山市、德宏州、丽江市、怒江州、迪庆州、临沧市。 扩展资料:

2021-04-25 03:23

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

云南有25个少数民族。它们是阿昌族,白族,布朗族,布依族,傣族,德昂族,独龙族,哈尼族,回族,景颇族,基诺族,拉祜族,满族,苗族,蒙古族,纳西族,怒族,水族,藏族,佤族,瑶族 彝族,壮族,普米族,傈僳族 。

2021-04-25 01:5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