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6-06 15:03:51作者:佚名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PART 01 国民收入核算
考点一: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
(2)国民总收入(GN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国民总收入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3)GNI为(人口之上的)收入概念,GDP为(地理之上的)生产概念。
(4)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形态
价值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
收入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
产品形态: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
1.【2020年真题·单选】以下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和GNI(国民总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GNI可以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式进行核算,GDP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进行核算
B.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C.用GNI核算的是全社会的生产成果,用GDP计算的是实体部分
D.GNI为收入概念,GDP为生产概念
【参考答案】D
2.【2022年真题·单选】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价值,属于GDP的( )。
A.价值形态
B.收入形态
C.产品形态
D.支出形态
【参考答案】C
考点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核算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收入法:核算整个社会一定时期的收入。
支出法:核算整个社会一定时期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
【注】三种方式计算的GDP,理论上应当相等,实际计算中会出现差异,称为统计误差。
(1)收入法:从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生产中创造的原始收入角度求得GDP。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①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福利费和实物)以及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劳动所得。
②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规定比率提取的计入生产成本的折旧费。
③生产税净额:是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在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网校头条,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④营业盈余:从企业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也需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从政府获得的生产补贴计入营业盈余。
【注】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2)支出法:通过核算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的内购买最终产品的支付总和来核算GDP。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居民消费+政府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①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政府消费。
②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增加。
固定资本形成,是常住单位生产、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
存货增加,包括原材料、燃料库存,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的增加,即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③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如果对居民和政府的支出再分开核算,则:支出法下的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和净出口四个部分。
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
其中,C是消费;I是投资;G是政府购买;(X-M)是净出口。
1.【2020年真题·单选】( )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A.收入法
B.价值法
C.生产法
D.支出法
【参考答案】A
2.【2019年真题·多选】下列属于劳动者报酬的有( )。
A.福利费
B.工资总额
C.营业盈余
D.生产税净额
E.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
【参考答案】ABE
3.【2024年真题·多选】下列经济项目中属于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项目有( )。
A.资本形成总额
B.劳动者报酬
C.营业盈余
D.生产税净额
E.净出口总值
【参考答案】BCD
4.【2020年真题·单选】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X-M)
【参考答案】D
PART 02 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
考点三:两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假定经济体中只有两个部门:消费者(居民)和生产者(企业)。
①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GDP=Y=C+I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GDP=Y=C+S
因此有C+I=Y=C+S,即I=S
【结论】投资储蓄恒等式:I=S,其中,I是投资;S是储蓄。
含义:消费者未花费的那部分收入(储蓄S)等于未归于消费者的价值(投资I)。
【2018年真题·单选】两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中的两个部门是指( )。
A.居民和企业
B.居民和政府
C.政府和企业
D.政府和进出口部门
【参考答案】A
考点四:三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假定经济体中只有三个部门:居民、企业和政府部门。政府项目中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①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GDP=Y=C+I+G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GDP=Y=C+S+T
因此有GDP=C+I+G=C+S+T=Y
【结论】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
其中,I是投资;S是家庭储蓄和企业储蓄之和,称为私人储蓄;T是政府税收;G是政府购买;T-G是政府储蓄(可正可负);S+(T-G)是整个社会的储蓄。
含义: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的储蓄,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和整个社会投资的恒等关系。
【2020年真题·单选】以下对政府部门的储蓄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部门的储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B.政府部门的储蓄包括私人储蓄和企业储蓄
C.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正值
D.政府部门的储蓄一定是负值
【参考答案】A
考点五:四部门的储蓄—投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中有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国外部门项目中用X表示出口,用M表示进口。
①从支出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支出GDP=C+I+G+(X-M)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内生产总值=总收入Y=C+S+T
由于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得到C+I+G+(X-M)=C+S+T
消元:I+G+(X-M)=S+T
【结论】投资储蓄恒等式:I=S+(T-G)+(M-X)
1.【2020年真题·单选】在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的公式是( )。
A.投资-消费-净出口恒等式
B.消费-储蓄恒等式
C.储蓄-投资恒等式
D.投资-消费恒等式
【参考答案】C
2.【2023年真题·单选】如果用字母I表示投资,用G表示政府消费,用S表示储蓄,用(X-M)表示净出口,则国内生产总值三部门经济中的储蓄-投资恒等式是( )。
A.I=S
B.I=S+(T-G)
C.I=S+(T-G)+(X-M)
D.l=S+(T+G)+(X-M)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