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新频道: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反拨效应
- ·下一篇新频道:普通话测试注意事项及测试流程
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推广普通话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
为了加快推广普通话工作的进程,1992年国家语委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贯彻这个方针,就是要把全国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方面。当然,在普及的过程中必然会逐步出现提高的趋势,否则普及的工作不可能巩固,普及的水准也达不到满足现代社会交往的需要。普及只有在提高的指导下才能 事半功倍,并激发起学习者的热情和信心。也就是说,要尽快使广大群众普遍能听、会说普通话,能够基本上满足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同时为了实现这个要求,必须有一批会说标准或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能够带动和指导群众学习普通话的骨干。
大家知道,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但是在推行普通话的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学校、不同年龄等情况,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和多年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经验,国家语委从1986年开始正式提出讨论普通话水平等级的问题,并在80年代末组织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的课题组,在调查研究和测试实验的基础上,拟订了三级六等的等级标准,并规定了跟等级标准相适应的量化评分办法。
掌握并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是社会各行各业人员,特别是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演员等专业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因此,有必要在——定范围内对某些岗位的人员进行 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就是依据全国统一的标准,对相关人员使用普通话所达到的标准程度进行检测和评定。
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包括三个附件:《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 法(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等级证书》(样本)。这个文件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要按照国家语委组织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统一测试内容和要求。三部委的文件还明确规定,从1995年起,对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教师等岗位的人员,要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证书上岗制度。
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由什么机构领导?
根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国家拟成立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工作。委员会由这三个部委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组成。委员会下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处理日常工作。委员会的办公室,设在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该相应地组建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和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负责本地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培训测试中心为事业单位,测试工作要合理收费。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和培训测试中心成立之前,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测试工作,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语委、教委和广播电视厅(局)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以及具备条件的国家部委直属师范、广播、电影、戏剧等高等院校,经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批准,可以成立本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负责本单位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省级和部委直属单位的测试委员会接受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委员会的领导,要依据三部委的决定和实施办法,开展本地区和本单位的测试工作。
三、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是什么?
普通话水平测试共分为五个测试项。总分是100分。
[第一项]读单音节字词100个。目的是考查应试人的普通话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在这100个音节里,每个声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3次,每个韵母的出现一般不少于2次。要排除轻声、儿化音节。
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读错一个字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o.1分(一个字只要声、韵、调中任何一项错误即扣分,声、韵、调同时出现错误的不重复扣分)。读音
有缺陷的,每个字扣o.05分。应试人如果发现第一次读音有口误时可以改读,按第二次读音评判。限时3分钟,超过扣分(3分多钟至4分钟扣0.5分,4分钟以上扣o.8分)。
[第二项]读双音节词语50个。目的是除了考查应试人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外,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可把这50个双音节词看作是100个单音节,声母、韵母的出现次数大体跟第一项单音节字词相同。此外,上声与上声相连的词语不少于2次,上声与其他声调相连不少于4次,轻声不少于3次。儿化韵不少于4次。
此项成绩占总分的20%,即20分。读错一个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扣o.2分。读音有明显缺陷的,每次扣o.1分。限时3分钟,超时扣分(3分多钟至4分钟扣1分,4分钟以上扣1.6分)。
按规定,第一、二项的测试中,如果失分10%,即第一项失1分,第二项失2分,应判定应试人的普通话水平不能进入一级。同时,应试人有较为明显的语音缺陷的,即使总
分达到一级甲—等也要降等,评定为一级乙等。
[第三项] 朗读。可从《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第五部分朗读作品(1一—50号)中任选,目的是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重点考查语音、连读音变(上声和“一”、“不”)、语调等项目。
此项成绩占总分的30%,即30分。应试时对每篇材料的前400字(不包括标点)要做累积计算,每次语音错误或漏读一个字扣o.1分。存在方言语调一次性扣分,问题突出的扣3分,比较明显的扣2分,略有反映扣1.5分。停顿、断句明显不当的每次扣1分,语速过快或过慢一次性扣2分。限时4分钟,超过4分30秒以上扣1分。
[第四项]判断测试。目的是考查应试人掌握普通话词汇、语法的程度。此项成绩占总分的10%,即10分。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1)根据《大纲》第三部分,选列10组普通话与方言说法不同的词语,由应试人判断哪种说法是普通话的词语。错—组扣0.25分。
(2)根据《大纲》第四部分,抽选5个量词,同时列出可以与之搭配的10个名词,由应试人现场组合。搭配错误的每次扣0.5分。
(3)根据《大纲》第四部分,编制5组普通话与方言在语序或表达方式上不一致的短语或短句,由应试人判定符合普通话语法规范的形式。判断失误每次扣o.5分。在口头回答时,属于答案部分的词语读音有错误,每次扣o.1分,如回答错误已扣分就不再扣语音失误分。限时3分钟,超时扣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