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年宫在推广普通话方面的重要作用
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不仅要接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要接受社会教育即校外教育,三者各有优势、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可能涵盖教育的全部内容,校外教育在未成年人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角色。
少年宫是青少年儿童获得技能、健全心智、陶冶情操的校外教育场所,是专门以未成年人为教育对象的,这种专门性是其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所无法相比的。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少年宫在推广普通话方面中应该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做出积极的贡献。
普通话不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言,也是国家的通用语言,国家教委还明确提出:“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为了孩子,请讲普通话”。为了使普通话能得到推广,国家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了推普宣传周,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泰州市少年宫,任课教师基本实现了使用普通话教学。
少年
我们要求教师坚持讲普通话,这是因为:
第一,普通话是国家的法定语言,教师经常使用普通话工作,能促进学生讲普通话,能起到示范作用;第二,能促进学生识字的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学生的普通话水平的提高;第三,可以促进学生习作的语言标准化,学生讲普通话多了,就可以自觉地抛弃习作中的方言土语。第四,可以使学生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为将来走上社会消除讲方言带来的障碍打下坚实的基础。
普通话是语言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艺术本身对开阔孩子们的视野,锻炼表达能力,提高、坚定少年儿童的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为此,少年宫除坚持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以外,还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学员开设了小主持人班、诗歌故事班等语言类兴趣班,聘请孩子们喜爱和熟悉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担任教学工作,如泰州电视台的主持人王娟、薛悠璐等。多年来,语言类兴趣班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普通话骨干、朗诵人才,不少学员在全国、省、市各级普通话朗诵、演讲、故事等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在非语言类的班级,普通话也是师生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交流的通用语言。可以说,进入少年宫,不管是课上、课间、课后,普通话是我们唯一的语言。这样,孩子们平时在学校生活和学习,讲普通话;放学后或双休日来到少年宫,仍然坚持讲普通话。.这样,学校教育、校外教育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了良好的语言环境,养成了孩子正确的普通话语言习惯。我们还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通过孩子来带动家长讲普通话,从而形成讲普通话的社会风气。
同时少年宫还积极策划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公益性少年儿童群众性文化教育活动,通过组织青少年儿童参加各种类型的报告、演讲、夏令营及汇演和比赛,向社会各阶层宣传和推广普通话,在广泛宣传的同时,学员们的普通话水平和实践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综上所述,泰州市少年宫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培训、活动、指导”三大教育功能,在推广普通话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