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海水中的化学元素(1)》教案 鲁科版必修1.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16 13:41:38

一、教材分析

(一)知识脉络

本节教材内容以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线索展开,简单介绍了海水中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存在形式,重点介绍了金属镁的提取原理、重要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溴和氯、碘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以此为启示,介绍溴单质的提取原理和主要用途。

(二)知识框架

(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本节内容既承载了元素化合物知识,又使学生认识到开发利用海洋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既关注了知识的获取、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又关注了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镁单质的还原性和重要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交流研讨等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顺序及溴单质和溴的化合物的重要用途。

3、了解海水中微量元素的存在和应用及在工业生产和高科技领域的潜在价值,认识到综合开发利用海水化学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的活动探究,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性,学会关注和珍惜自然资源。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重点:金属镁的还原性;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难点: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递变次序。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

学会应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氧化性或还原性相对强弱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预习:第四节-海水中的化学元素。重点思考“交流·研讨”中所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准备

编制“活动·探究”活动报告及评价表。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

六、课时安排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1课时

引入】尝过海水的人都知道,海水又苦又咸,不能直接饮用。看来,海水除了含有氢、氧元素外,一定还含有其它元素。那么,海水中还含有哪些元素呢?它们在海水中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如何?人们是怎样提取利用食盐的?

指导阅读】 阅读P92-P95第一部分:海水——化学元素宝库。

学生阅读后回答】海水中共含有8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大部分以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在海水中的含量差异很大。人类通过海水晒盐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食盐不仅是常用的调味品,是人体必须的物质,更被誉为“化学工业之母”,在工业上,主要通过氯碱工业等进行综合利用。

老师总结】 教师点评并简单介绍氯碱工业(不要求掌握这部分内容)。

设问】 海水中镁的含量一般为1.28g/L,属常量元素。目前,世界上有60%的镁来自海水,人们是怎样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呢?

指导阅读】 阅读P95-P96第二部分:镁和海水提镁

交流讨论】用多媒体投影下列讨论题:

  1、简述海水提镁的基本方法和工业流程。

2、海水提镁要用到海滩上的贝壳。那么,贝壳在生产流程中起什么作用?其主要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变化?………………………………【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