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8 10:59:26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我们已经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中性溶液呈中性。如果向纯水中加入盐,溶液会表现出怎样的酸碱性?     倾听、思考。    温故而知新,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完整较全面的知识网络,并通过质疑,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指导实验]将三种晶体CH3COONa、NH4Cl、NaCl各少许分别溶于三支试管中,用pH试纸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指导学生规范实验。(问题产生)     按照pH试纸的规范操作,检验三种溶液的酸碱性,结论依次为碱性、中性、酸性。    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为下面的讨论找出本质原因作好铺垫。
[质疑]同样为盐溶液,CH3COONa、NaCl、NH4Cl三种溶液,却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其根本原因是什么?[质疑]OH-与H+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也就是说,由于水电离出来的和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决是相等的,即[OH-]=[H+],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提出问题) 是因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不同,具体来说,存在三种关系:CH3COONa中,[OH-]>[H+],碱性;NaCl, [OH-]=[H+],中性;  NH4Cl, [OH-]< [H+] ,酸性。这种情况与溶质有关。盐的组成不同,就可能出现相等或不相等的情况。    不断地设置台阶,由学生熟悉的旧知识入手,一点点分析,逐渐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从观察到不同的盐类呈现不同的酸碱性开始,经过层层分析讨论,最后找到本质原因—盐类水解,到此,可以使学生意识到,本质决定现象,现象是本质的具体体现。在一系列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并使其获得乐趣。
[质疑]如果盐不同,则情况可能不同,我们就先以CH3COONa溶液为例来分析。在溶液中,存在两种电解质CH3COONa和H2O,所以存在两个电离:H2O⇌H++OH-,CH3COONa = CH3COO-+Na+,电离之后,按理说,也应该有[OH-]=[H+],最终不相等的原因只能是什么呢?(分析问题)    只能来自离子之间的反应,溶液电离出的离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反应。
[质疑]四种离子是不是都参与反应呢?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反应呢?反应造成的结果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猜想与假设)    讨论、并回答:并不是都参与反应,只有CH3COO-与H+能结合成弱电解质,才能不断地反应,所以溶液中[H+]不断减小,水的电离平衡就不断地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在新平衡中,自然有[H+]<OH-] ,所以溶液显碱性。
[练习]同样道理,大家自己练习一下,NH4Cl溶液为什么显碱性?    电离之后的四种离子中,只有NH4+与OH-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使OH-不断减少,水不断电离,最终使溶液显酸性。   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思维能力。
[讨论]从以上分析知道,在CH3COONa、NH4CL、溶液中,盐电离出的离子CH3COO-、NH+4分别与水电离出的H+、OH-反应生成了弱电解质CH3COOH和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促进水的电离),这就是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那么,盐类水解与以前学过的中和反应有什么关系呢?(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记录,并认真理解。   盐与水反应生成酸和碱,而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可得盐和水,所以盐类水解反应可看作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  通过公式的板书以及醒目的重点号,提醒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要深入。并初步撑握盐类水解的概念,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
[组织讨论]现在已经理解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及实质,接下来,我们就不同种类的盐的水解进行分组练习。酸有强酸和弱酸之分,碱有强碱和弱碱之分,它们相互形成的盐就有四种,它们是否水解?水解的离子是什么?水解之后的酸碱性又如何?   分组讨论,结果如下:强酸强碱盐如NaCl不水解,中性;强酸弱碱盐如NH4Cl,弱碱阳如离子NH4+水解,酸性;弱酸强碱盐如Na2CO3,弱酸阴离子如CO32-水解,碱性;弱酸弱碱盐,讨论激烈,意见不统一。   培养学生用盐类水解概念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前三组的结果很正确,并不是所有的盐都会水解,只有含有弱酸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盐才能水解。   记录,体会。   及时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质疑]对于问题的焦点—弱酸弱碱盐,它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和弱碱阳离子都会发生水解,那么溶液的酸碱性最终由什么来决定呢?    从以上的结论可以知道,水解的产物是弱酸与弱碱,溶液的酸碱性应该由两种产物共同决定
[释疑]由水解所得的弱酸和弱碱来决定,所以应该由它们的相对强弱来决定酸碱性,如NH4Ac水解的产物分别是NH3·H2O与HAc其强弱相当,故显中性。                                                                     学生因意见不一致,所以都认真接受来自此问题的信息。   这个疑难共性问题留待讨论之后解决,激起学生强烈的好胜心,另外,简单问题已经分组练习,对于复杂问题才进行详细分析,突出了难点,针对性较强。
[总结规律]结论都已经出来了,为了方便记忆,我们一起来总结盐类水解的规律。    在老师的指导下,最后得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都强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双弱具体定。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的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乐趣,由此喜爱化学。
  请同学总结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   H2O⇌H++OH-1. 升温,促进水的电离;  2.加入能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  3.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   及时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特殊的弱电解质—水的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的理解。
[结束]知道了盐类水解的概念、实质,规律,那么究竟什么时候考虑水解,水解方程式应如何正确书写,水解有哪些应用,我们下节课讨论。    布置好下节内容,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做好预习工作,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随堂检测](投影片)1. 请判断下列 盐溶液的酸碱性:CuSO4  FeCl3 Na2SNH4Ac  KNO3  BaCl2 Na2SO4    2.请按pH值增大的顺序排列下列盐溶液(物质的量溶液相等):NaNO3 H2SO4  AlCl3 Na2CO3          1,2题检测盐类水解的概念,以及运用盐类水解知识判断盐溶液酸碱性强弱的能力。
教学流程图
         
                 表示学生的活动                        表示教师的活动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