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怎样熟练使用汉语拼音的研究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赋予了汉语拼音教学全新的理念。汉语拼音与识字 、写字,与阅读,与口语交际各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学习教材在汉语拼音教学的编排上也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
关键词:汉语拼音 重要性体现 在阅读中熟练掌握 导入性教法
汉语拼音是识汉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让学生掌握拼音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步。修订后的大纲对汉语拼音部分降低了要求,重视汉语拼音教学要坚持“读、说与活动相结合” , 把拼音教学与说话训练和游戏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下面就具体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拼音教学的趣味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一、 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
语文学习教材在汉语拼音教学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所要求的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开放性等特点。具体体现如下:
( 一)综合性表现。 它的每一篇汉语搓童课文不仅在教字母, 而且把认识事物、积累语言、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 二)科学性表现。 它改变以往陈旧的先教 6个单韵母,再教声母 、韵母、音节,最后教整体认读音节的编排体例,大胆地,有机地把这些知识点中有联系的部分揉合在一篇课文中,让学生去观察、比较、认识、分辨,从中发现规律,养成学生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循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
( 三 )时代性表现。 在拼音课文内容的安排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当代儿童的生活环境。
( 四 )开放性表现。 在每篇课文内容饱满、弹性空间大,既有老师自主教学创造的空间,又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行 自主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词语 、造句、说话 、编儿歌等多方面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去体验,去表现,去探索,去参加自由实践活动
二、汉语拼音在语文教学中困难性的原因
( 一)视觉记忆问题。
学习障碍儿童中的许多拼写困难与视觉记忆缺陷有关。这些儿童在记住单个字母以及字母在拼音中的次序时有困难。如果儿童有视觉再认字母困难,那么他们在拼写中会有全面的困难,因为他们能够记住与回忆的拼音很少。另外,儿童也常把词中字母的次序颠倒,如把 “ Z O U ”拼成 “ Z U O ”,把 “ d o u ”拼成 “ d u o , ’;这些儿童的困难主要在记忆字母的排列次序上,他们能够回忆单个字母,但要求按顺序回忆字母时却有困难。
( 二)空间关系障碍。
空间关系的知觉是指对物体空间位置的知觉,如果孩子小时侯没爬或爬得少、操作性游戏不足等,其视觉功能在对物体或符号 ( 图片、字或数字等)的位置以及与他们周围一些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时容易发生左右颠倒、上下混淆等困难,辨认 … b ’、 … d ’、 “ D ”、 … C l ’等困难是难免的。
( 三)动作技能不佳。
由于有些学习障碍儿童在动作技能上的缺陷,使他们缺乏用动觉来 “ 感觉”拼音并记住它们的能力,主要表现在书写拼音时,手的运动会全部被遗忘,不知道该怎么用笔运作了。
( 四)语音能力缺陷。
有的孩子在听觉记忆、听觉辨别以及不同语音的概括上的困难会干扰拼写过程。表现在:回忆与字母相应的音的困难、不能肯定所听到的词的发音次序、回忆发音规则错误、不能把看到的视觉符号变换成言语信息、不能把听到的信息转换成拼写形式等。
三、让汉语拼音在读,和语言表达中得到锻炼。
(一)让学生在“ 读” 中掌握“ 读、 拼” 的方法。
汉语拼音教学以读为主, 这里的“ 读” 包括读准、 读好、读熟, 还要准确的拼读音节, 准确的读出整体认读音节, 要使学生会“ 读” 。学好汉语拼音, 着重在汉语拼音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教好字母。字母教学是拼音的第一道门槛, 在字母教学中又以声母教学为难点, 声母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清形、 发好音。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区别字形 , 又要提醒学生观察老师的口形 , 还要借助字母口诀帮助学生巩固, 如 : “ d ” 和“ t ” , 首先让学生看图区别字形: “ d ” 是马蹄印, “ t ” 是伞把形, 其次让学生观察老师的发音口形模仿体会发音要领, 掌握发音方法, 再让学生借助顺口溜、 儿歌帮助学生记亿, 如: “ 马蹄印子 d d d , 伞把样儿 t t t ” 。二是要教好拼音方法。一年级儿童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 这给拼音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拼音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图形、 儿歌来帮助学生读准音、 认清音形。其修订后的教材的教学过程按掌握韵母的四声调读法,一两拼音节的读法, 一三拼音节的读法来进行。拼音教学最关键是帮助儿童认准音节、 掌握拼读方法、 读准声调。如韵母的带调读可利用课本汽车的走势图来讲清声调符号的形状和四声的读法, 再配合手势和儿歌来学习记忆理解读准声调。在教学两拼音节的读法时, 可通过直观演示、 操作告诉学生拼音要领“ 前音较短、 后音重, 两音相连猛一碰”。在进行三拼音节的教学时,告诉学生三拼音节的拼读与两拼音节一样, 快速连读气不断, 拼音方法是“ 声轻介快韵母响, 三音连续很顺 当” 。再让学生在反复读拼音节的过程 中来掌握拼音方法读准音节。
(二)让学生在“ 说” 中理解音节的意义 。
一年级儿童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学习时往往会因注意力分散而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汉语拼音时要把拼音教学与说话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 让学生说一说音节的组成和音节的意义。意在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和理解能力。在学习一个新的音节时, 我们一般要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音节有哪几个字母组成, 并且要求学生讲清这个音节中声母是 什么, 韵母是什么, 有介母的音节还要说出介母, 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质量,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习惯, 更重要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另外, 由于汉语中的同音异义现象十分突出, 学生只是掌握了字词的音和义, 还没开始识字, 这就容易张冠李戴。让学生说音节的意义时, 教师可以从中发现学生理解上的错误 以便及时纠正。
(三)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提高“ 读、 拼” 能力。
在拼音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初入学儿童喜玩、 爱动、 有意注意时间短的特征, 教师可利用游戏活动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使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动脑、 动手、 动口、 动眼、 动耳学到知识, 享受到做学习主人的欢乐。为了让学生巩固音节,熟悉掌握拼音方法, 教师可以把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和教材复习中的“ 拼一拼、 想一想” 和“ 找一找、 连一连” 等的字母及一些动物音节制成卡片, 让学生“ 开火车” 读, 开火车可以向前、 向后、 左拐弯、 右拐弯等, 把声母和韵母组合成音节或找对应的动物音节, 看谁找得 即对又多。这样一来, 学生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 注意力高度集中, 在紧张而愉快的游戏竞赛中尽最大努力去争取好的成绩, 大大提高了学习拼音的兴趣 , 拼读音节的熟练程度也得到提高。
四、汉语拼音在语文学习中导入性的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如果导入方式设计得巧妙精当,就能在顷刻之间引起学生对拼音的兴趣, 使学生迅速步入精神兴奋状态,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从而为新的教学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 一)故事导入 。
故事这一文学形式生动有趣,对低年级儿童具有特别的吸引力。教学拼音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读或编说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故事,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如教学 “ f ”这一声母前,教师先讲 《 西游记》中关于如来佛的一段有趣的故事,正当学生兴味盎然时,教师板书 “ f ” ,告诉学生,像如来这样受人膜拜的就叫 “ 佛” ,带读 “ f f f ” ,再联系课本插图f的音、形。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致勃勃,在轻松的气氛中完成了新的学习任务。
( 二 )绘画导入 。
儿童的认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如果在教学过程 中把一些抽象的说教性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绘画语言,把绘画引入拼音教学之中,可 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自动参与学习过程,如教 n之前,引导学生:谁会画一条活则乱跳的鱼?学生 画出,这条鱼今天遇到了件高兴的事,它的嘴里会吐出什么? ( 泡泡) ,要求学生在鱼嘴上画出一个小泡泡,由于它太高兴了,跳得很高,所 以尾巴上也溅起 了小水花,请学生在尾巴上添上一个水泡, 。这条小鱼真可爱。于是教师板书n,师生共同进入新的教学活动中。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 三)由图导入 。
拼音教材配有多幅插图。教字母的图,大部分是直接表音或表形的,这些插图趣味性较浓,又是多为儿童熟知的事物,易说易记, 从旧知或经验的迁移 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如教学 1 、J 、X等音素时,先出示衣服、鸡、西瓜等彩图问学生:“ 这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即出示相对应的拼音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自然地被带入新的学习氛围中,又使插图的表音或表形作 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 四)儿歌 ( 或谜语)导入 。
儿歌或谜语,内容简单,有的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饶有兴味,为低龄儿童喜闻乐见。因此,以儿歌或谜语导入新课,也不失为一种有趣而生动的好方法。如教学 “ g ”之前,教师朗诵儿歌 “ 小哥哥,爱白鸽,喂完鸽,唱支歌,哥和鸽,笑呵呵! ”教师问:这里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什么音节?从而引出声母 “ g ” 。由此,教师将学生引入了学习情境。
作为一个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深刻地知道拼音教学是一个基础内容,拼音学 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虽然其内容枯燥乏味,但书是死的,人是活的,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所有的家庭携起手来,共同积极合理地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弥补教学内容上的缺陷,就同样能让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学成为欢乐的海洋。
参考文献:
[1] 刘丽萍.浅谈对汉语拼音的认识[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3,03
[2] 戴树琴.在同化中学习汉语拼音[J].科研视窗,
[3] 黄霞丽.如何在汉语拼音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