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案.doc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概念。
2. 使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极性民分子极性的关系。
3. 使学生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以及它的作用力对物质熔点沸点和溶解度的影响。
能力目标:
培养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教学难点: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离子键、共价键的本质有何不同?
(2)写出HCl、CO2、H2O的电子式,并指出HCl、CO2、H2O分子结构中电子对分别偏向什么原子?为什么?
(3)为什么在氢气分子结构中,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
由问题引出课题,边讨论边板书。
[板书] 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一、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1. 非极性键:相同原子间的共价键(A—A型)
2. 极性键: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A—B型)
A和B对电子吸引力相差越大,极性就越强。
小结: 离子键
非极性键
化学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金属键
课堂练习:
1.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
A Na2O2 B Cl2 C Na2SO4 D HI
2.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HF B HCl C HBr D HI
[过渡]分子是否有极性呢?
[板书]二、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分别以H2、Cl2、HCl、H2O为例分析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
[板书]
1. 非极性分子:如果分子内电子云颁均匀,没有部分显正负电的现象,这种分子叫做非极性分子。(整个分子里电荷分布是对称的)
2. 极性分子:如果分子内电子云分布不均匀,就有部分显正负电的现象,这样的分子叫做极性分子。(整个分子里电荷分布不对称)……………………………【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