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结合例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1-15 08:20:46

 关于《秋实沉思》命题作文的评讲教案(结合例文)

读下面小诗《秋实》,按要求作文。
秋天,成熟的果实低下了头,
不是在自我陶醉,它是在想—
我是怎样变得成熟? 
不是风,我怕早已霉烂枝头。
不是雨,我怕早已枯落山沟。
不是光,我怕早已灰暗苍白,
不是热,我怕早已憔悴丑陋。
感谢风吹雨打,给了我成熟的筋骨,
感谢光照日晒,给了我成熟的俊秀。
要求:以\"秋实的沉思\"为题作文。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评讲稿
导入:  春华秋实,夏阳冬雪,四季的轮回里;根深几尺,叶发几度,自然的交替中;你带我走向成熟。春花中,你向我微笑;秋实中,你引我沉思;夏炎中,你如冰;冬寒里,你似火。成功后,你指出我又一个人生目标;失败时,你将信心塞满我空空的行囊。 你给我的启迪是,走过四季,走过回忆,体验着丰富的人生。 乘清风而来,踏月色而去。你是谁?
例文
秋实的沉思
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的凄美。而我,不就是在追寻着青春的梦幻吗?
                                           ——题记
叮叮咚咚的琴声覆盖住了连绵的雨丝,交织成一片此时有声胜无声的境界。琴声更兼细雨,悠扬婉转。春天就这样来临了,在这个充满梦幻的季节,我开始了我的琴之梦,这艘船朦朦胧胧地行驶在浅海湾上,此时却也风平浪静,但预示着危险和残酷。我的琴声顺着细雨流淌入我的心底。
夏天伴着蝉鸣悄悄降临了,夏日的蝉鸣与炎热,包围着我的琴声,使我透不过气来。我就击着那熟悉的键盘,却发不出悠扬优美的琴声。汗水顺着我的脸颊一滴一滴地,似时间在流逝。炎热的折磨过后,接踵而至的却有是暴风雨的折磨,此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覆盖住了我的琴声,当我正踟躇不定时,终于,一个趔趄,我掉下了梦之船。
我顺着海水,突然想到了随波逐流。这时,一口海水进入了我口中,咸咸的,我的眼泪也是咸的,我尝到了残酷与痛苦的滋味。我终于知道了通往光明之路的艰难。这一路上每一个足迹都带着伤痕,是血与泪的融合。可是,我该怎么办呢?我禁闭双眼,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这时,一个词跳入我的脑海中:“梦”。我努力地分解着它,我看到了“林”和“夕”。我突然明白了:梦,就是林子下斜过的夕阳,是易逝的沧桑和凄美。是的,梦是易逝的,放弃了自己的梦幻,梦就会离自己很遥远,甚至自己看不见。
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洒过来,我醒了。我知道,我要为梦而努力,尽管经历酷暑与寒冷,我仍然对眼前的困难喊一声:“不!”声音响彻大地……
秋天在我的悠扬婉转的琴声中来临了。我的微笑留在了这个秋天。而我的梦之船又驶在了浅海湾上,我欣喜地看到了彼岸……我为我曾经的刻苦努力而自豪。在这片寂静的秋天,我唱起了那首亘古不变的歌:我才发现梦想与现实间的差别/逆着风让我自己体验每一个感觉/就像是预言流泪喜悦看过每一天/我想飞/飞过完美的世界/我要飞/飞得更高更远在我的世界……

秋实的沉思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题记
每到秋季,它便低下了头,开始了那漫长的沉思:究竟是什么使我变得成熟?
是风妈妈那轻轻的扶摸,那轻柔的话语在我的耳边时刻回响,每当我遇到困难将要放弃时,她就会跑到我耳边,轻轻地对我说:“孩子,一定要坚持住,坚持就是胜利,记住,妈妈永远都会在你身边。”
是雨爸爸那细微的滋润给了我生命的源泉。每当我劳累了一天了,爸爸总是说:“孩子,来把身子洗一下就舒服了,瞧!洗完澡后多干净。”每当我刚感觉到口渴的时候,爸爸就匆忙赶来:“快!喝点儿水,就不渴了,喝点水对身体有好处,瞧!脸蛋儿多俊俏!”
是太阳公公那朴实的身躯给了我无形的保护,每当我伤心地流泪时,公公总是说:“别哭孩子,来!把眼泪擦干,哭得眼圈红红的,就不好看了,太阳公公帮你擦一下,看!这样子才漂亮嘛!”
是空气奶奶那慈祥的面孔,给了我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郁闷时,奶奶总是说:“孩子!别整天把自己闷在屋里,走!陪奶奶出去透透气,不然会闷出病来的。恩!外面多新鲜啊!快来!乖。”
是叶子哥哥那结实的身体给我无限的生机。每当我被人欺负时,哥哥总是说:“妹妹,别怕,有哥哥在,我会去教训她们的,为我的小妹出气!”
是鲜花姐姐那美丽的面貌给了我无数的衬托,每当我早晨懒洋洋地起床,姐姐总是说:“来!妹妹,姐姐为你打扮打扮,让你漂漂亮亮地去上学。”
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哥哥,姐姐,对,是他们,是他们让我变得如此成熟,是他们给予了我最真诚的祝福。
我终于明白了,其实,不是我自己使自己变得如此伟大,我今天所取得成就,也都是他们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赢得的,我要对他们说:“谢谢!”
不要怨恨那些灾难,不要惧怕那些困境,不要埋怨那些厄运……实际上,他们也是你的亲人,是来帮助你的,接受他们,你将变得更加成熟!


〔提醒失误〕 
   所谓“中心”是指作者确立文章或作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也叫“立意”,或称主旨、主题,它是统帅文章的“纲”。 确立中心就是要为文章确定一个正确、深刻、新颖的主题思想,这是文章成败的关键。在历年的中考作文评卷过程中,“中心”一直是阅卷老师关注的焦点。以上的两篇文章其一就是典型的中心不明,而另一篇中心明确,点题恰到好处,但语言幼稚。但本次评奖重在审题立意。
   在考场作文中,考生常见的失误有以下几点:1.不完全脱题,但有些文章内容却只与话题沾个边,不够典型,不够深刻,过于平淡。2.有些文章中心不够明确,主要表现在:全文基本观点不明朗、不集中,若隐若现,好像是作者不敢明确表态;或笔墨不集中,行文过散;或思路不明晰,内容前后衔接不紧密,甚至衔接不起来。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文章的立意。3.符合题意要求,有立意,但关键处就缺少那么几句(或一句)点睛之笔,使立意缺乏应有的高度,没有拿到高分。这种情况比较普遍,而这也正是普通卷与优秀卷的差别之一,因此,这也是考生写作上的一个难点,考生还应在这方面多下功夫。4.思想境界不高,明显表现出一些不合适的观点。 对有些社会问题或现象不能用发展的眼光去看,或看法偏颇,或情绪偏激等。这些虽然算不上大的思想问题,但在作文中出现,却明显可以看出考生的思想水平和道德修养。出了这样的问题,作文自然不可能得高分。5.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或不法行为(如腐败现象、污染问题等)不能用正确的态度和观点去评论,态度消极,思想悲观,这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作文的成绩。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