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中考语文第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默写)
一、复习要点
1、《中考指要》中选录的名言佳句50条。7至9年级课本中要求背诵的内容,重点课本中的古诗文。
2、《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50篇。
3、像“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之类的成语、熟语、谚语、俗语等。
二、考点梳理
常见考查内容
(1)以判断选择的形式考查背诵默写的准确性。
解答此类题时,一靠对原文的熟读背诵,二靠对愿文的理解分析,三要凭借自己的语言感受能力。
如:下面与原诗一样的句子是:( )
A、举杯浇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B、日暮乡关何处有?烟波江上使人愁。
C、君子好逑,窈窕淑女。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答案应是D。这种题型可称为判断型默写题。它不要求动笔书写,只需在提供的几个备选答案中筛选出唯一正确的即可。这类题看似容易,却有很大的迷惑性。如:A项中“销”写成“浇”。B项则把“是”变成了“有”。C项前后句颠倒了。如果对课文的背诵不是很熟悉,这种细微的差别是难以判断的。这类题型的包容量大,往往一个题至少包含了要求背诵的4篇课文。
(2)以直接默写的形式检查背诵默写的准确性。
此种题型是中考最常见,也是出现最多的题型。
如:默写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诚宜 ……不宜 ,引喻失义, 也。(诸葛亮《出师表》)
3)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 ;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 .(罗家伦《学问和智慧》
答案是:1)直挂云帆济沧海 2)开张圣听,枉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3)瞬息幻灭的肥皂泡 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这种直接型默写又叫传统型默写,这种题型,或提供了上句,或提供了下句,或提供首句,末句。题的难度不大,但对答题质量要求高,如“有错字,有空缺均不得分”,所以只要有一个错字或空缺一处,该题就不得分。
(3)根据提供的情境或提示,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默写。
如:用古诗词填空
1)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请你用唐代诗人王勃的两句诗来说明这一点:“ , 。”
2)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11、 3)《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答案是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政通人和,百废具兴3)断肠人在天涯。这种题称为理解型默写,这类题摒弃了“死记硬背”,不仅要求熟背课文,而且要理解原文内容,这样才能正确地默写出课文中的原话。如果不理解“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让你在身处困境的时候,也不会感到孤独”的意思,就很难正确默写出这两句诗。
(4)依据要求,在不限课内的情况下进行开放式默写。
如:请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古诗词。
1)请默写出3个出自不同古诗词中的,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句(课内外均可)。(只要出自不同的篇目是直接描写女性形象的诗即可。)
①
②
③
答案:如: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②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③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这类题可称为开放型默写,这类题的答案不唯一,要求默写的句子也不限课内。回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平时在大脑中多贮存古今诗词名句。
2)请你从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个与“秋”有关的完整诗句。
(答案如: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②)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三、背诵与默写的方法
1.理解背诵法:理解背诵有机结合,理解的东西容易记并记得更牢。
2.整分联背诵法:是指整体背诵法、分段背诵法与联合背诵法,这几种方法各有不同的特点、用途,并有一定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