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中学第七届推普周活动倡议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0-09-19 12:18:36

根据教语用[2004]《中宣部等七部门〈关于开展第七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文件精神,将九月份的第三周定为我校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并将推普周活动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日”相结合,要求全校师生积极投身于各项推普活动,增强校园语言的规范意识。

一、推普意义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做为多民族,多方言的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交流,维护国家统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文字能力是文化素质的基本因素,推广普及普通话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二、普通话的由来

“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举行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

三、第七届推普周主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第七届推普周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宣传《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普参与意识,促进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

五、推普口号

人人学讲普通话,为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六、推普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七、推普周时间

9月12日----9月19日

八、推普周活动的主要要求和安排

1、利用横幅标语、主题橱窗、宣传资料等广泛、深入地进行推普宣传,营造校园的推广普及普通话的氛围。各班级于第三周刊出一期推普专题黑板报。

2、普通话是校园语言。要求学生在校园中讲普通话,特别是上课发言、师生对话、同学交往中,不仅要讲普通话,而且要用礼貌用语。学生遇到老师、来宾应该用普通话有礼貌的问好。

3、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要求领导、教师在学校开会、讲课、办公以及师生的双边活动均要用普通话来进行。

4、安排一场普通话朗诵比赛,以进一步推动推普活动的深入开展。

具体要求:初一每班选派2名代表参加;时间为第三周周六上午8:00;采取抽签的方式选择绕口令当场诵读和说话2-3分钟(主题:爱国故事、民族精神等主题,题目和内容自定),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脱稿讲演,当场评分。

5、各班级要积极响应推普活动,通过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自觉做到讲普通话,禁粗脏语。并且要求班级树立推普工作的先进典型。学校将开展评选优秀推普员活动。

 

 

中学语言文字规范工作领导组

Tags:

作者:佚名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差,就请您
      0%(0)

新频道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