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之浅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理解与应用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5-01 12:36:49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题目的难易不同,题型各异。因此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十分重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理解。

 

1、掌握一个规律

 

金属活动性顺序揭示的一个规律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金属的位置越靠后,该金属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就比较容易获得电子变成原子。

 

2、记住两种应用

 

1)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而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2)判断金属与盐的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3、注意三个要点

 

1)适用范围

 

金属活动性顺序仅适用于在水溶液中的反应,超出此范围则不一定适用。

 

2)判断金属跟酸反应时的要点

 

①酸:这里的酸一般是指稀硫酸、稀盐酸等非氧化性强酸,不包括浓硫酸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

 

②金属:铁与酸(如稀硫酸、稀盐酸)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

 

3)判断金属跟盐反应时的要点

 

盐:盐必须是可溶的,因为金属与盐的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金属:铁与盐反应,生成+2价的亚铁盐。

 

4、把知识小结为韵语,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和酸来反应,氢后难进行。

 

和盐液反应,前金换后金

 

5、题例解析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