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3)》教案 鲁科版必修1.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15 21:22:06

【板书】                  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3课时

引入新课——

联想·质疑(提出问题)

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当你漫步在茂密的树林里,会看到缕缕霞光穿过林木枝叶铺洒在地面上,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些现象与一种特殊的混合物有关。

1.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如食盐溶液中的食盐。

2.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这种物质(另一种物质)叫分散剂。如食盐溶液中的水。

3.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构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如食盐溶液就是一种分散系。

教师要求学生列举几种分散系,并指出分散质和分散剂。

4.几种常见的分散系(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度大小进行分类)

1)溶液:分散质是分子或离子,分散质的粒度<1nm109m),具有透明、均匀、稳定的宏观特征。

2)浊液:分散质是分子的集合体或离子的集合体,分散质的粒度>100nm107m),具有浑浊、不稳定等宏观特征。

3)胶体:分散质的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也称为溶胶)

浊液

100nm

胶体

1nm

 

 
【点评】数轴是初一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化学教学中应用数轴将同一类型的不同对象按数量的大小在数轴上进行有序排列,可以使学生建立有序思维。如物质的溶解性(难溶、微溶、易溶)、同种元素的变价化合物均可用数轴进行排列。

5.胶体的性质

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

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波长为400700nm)散射而形成的。

丁达尔现象的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实验:先取一个具有双通性质的纸筒(事先在纸筒的下端钻一个小孔,以让光线通过),将纸筒套在盛在氢氧化铁胶体的烧杯上,再取一只40W的电灯泡,通电后放在纸筒的小孔处,人从纸筒的上端从上往下观察,即可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

能同样的办法观察食盐溶液的现象。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