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活的眼光看化学——《乙醇》的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5 17:36:55

一、《乙醇》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乙醇的与钠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三个主要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经历对乙醇性质的实验探究,并能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进行分析

3. 认识羟基、官能团
4. 感受乙醇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了解乙醇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乙醇的与钠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三个主要化学性质,能正确书写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认识羟基、官能团


				
四、教材内容分析

初中已经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大纲要求了解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知道了乙醇的组成、物理性质、燃烧反应和用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是对物质的性质主要停留在宏观表象阶段;只是在烯烃的学习中开始从微观结构认识物质。主要是被动接受式的的学习方式;提倡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六、教学方法

指导思想:建构主义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课
播放沂蒙山酒广告

									

学生欣赏并思考

									
组织建构乙醇的催化氧化

										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乙醇知识
学生回忆乙醇的俗名、化学式、物理性质、可燃性、用途等
创设情境:乙醇完全氧化的产物是CO2H2O,人们饮酒后乙醇在人体内也被氧化,醉酒的人常常会呕吐、头痛。
感受乙醇在人体内氧化与完全氧化的不同
提出问题:乙醇被氧化的产物一定CO2H2O吗?
猜想


									
组织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乙醇的催化氧化
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
引导学生知识迁移应用
学生了解乙醛的工业生产

学生了解检验酒后驾车
展示血液中酒精含量与症状、肇事的关系

酒后驾车与醉酒驾车的界定
思考
组织建构乙醇与钠反应
与乙醇钠有关的产品
学生感受感受乙醇钠产品广泛应用


									
提出问题:乙醇钠是怎样生成的呢?
学生猜想可能是乙醇与钠反应


									
组织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乙醇的与钠反应
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认识乙醇的与钠反应
组织建构乙醇消去反应


									
创设情境:乙烯的实验室制法
学生回忆、书写方程式

										讲解消去反应


									

									
动画模拟反应机理
学生观看、理解反应机理。掌握羟基、官能团概念。
组织讨论乙醇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引起的社会问题
展示:相关图片(见课件)


									
讨论
课程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知识点
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课堂反馈
大屏幕展示习题
学生练习
布置作业
布置课后探究性作业:

1、酒的度数是如何设定的?
2、酒精越纯,杀菌效果越好吗?

3、固体酒精是酒精固体吗?
4、我市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吗?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抓住了两条线,一条生活线,一条知识线,实现了三个拓展。从而促成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