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策略详解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0-28 17:10:17

经过半年多的苦教苦学我们终于胜利结束了第一轮复习,即将如火如荼地进行第二轮复习,第一轮复习就是按照课本顺序,逐个逐个地对课本中出现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疏理,也就是说完成了对学生的“广积粮”阶段,在这个基础上如何更有效,更有序,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轮复习呢?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认真研读“考纲考题”,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1、深入研究《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大纲》对高考要考查的知识范围及每个知识点的能力层次都有明确的要求,不能随意的扩大或缩小复习范围,这一点在第二轮复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第二轮复习时间短,任务重,不能在“深”、“难”、“偏”上浪费学生的时间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高考题一出来就说我们在复习中做了很多“无用功”;学生也有这样的感觉:考试时感觉良好,估分时捶头顿足,容易的题反而丢分了。究其原因,是难题做多了?易题做少了?不!是题目做多了,教师考纲研究不够,学生解题后的再思考太少了,复习的导向搞偏了,所以我们将组织全组教师对考试大纲集中学习和讨论,每人学习后写出一篇500字左右的考纲学习心得体会。
2、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研究高考试题非常重要,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4-09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07-09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教师复习的针对性。
3、精心研究化学考试能力要求
《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化学学科的三种考试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近年高考题,对以上三种能力在高考题中的体现方式和考查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要将三种能力的提高贯穿于二轮复习教学的始终。同时我们也把考纲中涉及的考点和能力要求以复习材料的形式印发给学生,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怎么考、考到什么程度,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针对性。
二、切实实行主备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高三二轮复习的主渠道在课堂,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复习的基本课型有复习课和讲评课。
1、复习课
经过一轮复习后,我们对所有知识点都复习过一遍,若在二轮复习课堂中再次罗列知识点,教师烦、学生更烦,课堂效率自然低下,怎样提高课堂效率?关键在备课。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需求,在二轮复习中我们将积极探索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全方位整合各种信息,利用先进教学设备,全力推行备课主备制,把第二轮复习的各大专题分解成21个小专题,逐一分配到各主备人。方法是主备人提前一个星期把分到的小专题备好课,交副备人检查、补充,而后定稿,传给其他备课组教师。这样既可以加强备课组内教师教学心得的交流,又可以较好地帮助青年教师的成长,还能加强备课组内教师的团结协作,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二轮复习中比较常用的教学设计有:
(1)以题目带知识,考点知识化,知识问题化,即先练后讲。
(2)以结构带知识,从知识结构入手复习,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构建知识网络,使之形成系统化、网络化。
(3)问题导学式,精心设计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归课本,让学生直接填写或在课本上找答案。
2、讲评课
讲评课是高三二轮复习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课型。细化一下,又可分为试卷讲评和习题讲评。学生的能力在复习中能否有效提高,讲评课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上好讲评课,重点也在备课,也可实行主备制,由主备人提出讲评的要点及讲评方法。应注意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讲评的几个环节。无论哪种讲评课,都必须确保“训练—批阅—反馈—讲评—反思”等几个环节的完整与落实,即有发必有收,有收必有改,有改必有评,有评必有思。
(2)讲评的基本方法。主要是归类法,按考点归类,按能力要求归类,按解题思想归类,按错题错因归类等,同是错因分析,又有知识、思维、心理等方面。
(3)讲评力求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归类讲解,对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整理分析归类,重点讲评重点、热点、双基应用的薄弱点,学生的易错、易混、易模糊点;其次注意重过程评析,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要这样想?);再次是注重变式训练(如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规律,讲评不要就题论题,可借题发挥,讲这个题的规范解答、讲这个题的深化变形、讲这个题与同类型题目的联系等,使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讲评课也不能“满堂灌”,必须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与反思的余地。每次讲评,要求学生红笔纠错,错题入集,二次批阅,专题补偿,三次过关。
三、突出学科特点,提高实验复习的实践性
一轮复习中实验复习分散到各个章节中,主要是停留在空对空的做实验题,讲实验题的状态,这样始终落后于高考实验命题的改革。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还化学实验以本来面目,否则实验设计的严密性,实验观察的全面性,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都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可望不可及。
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发现,实验题的比重有所加大,难度略有上升,且更加注重实验基础与能力的双重考查。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复习实验:
1、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电化教学优势,在实验专题复习时,利用2个晚上放映实验光盘,让学生看名师是怎么做实验和讲实验的。
2、利用学校科技节开放实验室的契机,把常用仪器、常用装置搬到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去感受。
3、查漏补缺,强化基础年级时的薄弱环节及盲点,尽量创造条件,补做高一、高二漏做实验,或重做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试验。
4、进行实验设计训练。根据实验习题的要求,设计出实验方案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
四、精心选题,规范训练,提高训练的有效性
学生能力是练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精心选题是关键,经过讨论得出选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紧扣大纲,参照考点,在选题时考过的知识点作好记号,方便下次命题教师参考,避免知识点的多次重复和遗漏。
2、教师跳进题海,从各种信息来源中精选基础性强、思维性灵活,重能力、有梯度的试题,进行改编、整合,使选编习题符合校情、教情和学情,这才不至于浪费学生时间与精力,把学生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