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 更新教学观念 改进复习方法 提高复习效率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1-27 10:15:55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教学过程,是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如何科学地组织好高三化学复习课的教学工作,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是广大毕业班的教师长期研讨的课题。研读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我觉得更新教学观念,改进复习方法是关键。

    一. 更新教学观念
    学生方面:由知识型复习向能力型复习转变,由题海型复习向“反馈思维”型复习转变。老师方面:要树立“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由经验型复习向研究型复习转变,由讲授型复习向讨论型复习转变,老师不要把学生从起点站一直送到终点站。
    1、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必须把复习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在教学设计中应以学生所求、学生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操作:一是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高考复习的主人;二是引导学生头脑清晰地站在掌握化学知识体系网络的高度领会考试大纲,心中有本“考点”账,不当浩瀚题海中的“盲游者”,更不稀里糊涂的演题“奴隶”;三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来要求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材施教。分类布置作业、练习题,在备课时要先备学生,要充分考虑学习成绩好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异。另外,在讲课、辅导、提问、表扬时对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抓两头、促中间充分调动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分类推进、分层培养。总之,整个教学活动的部署,从学生所需、所求为基本出发点,才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2、突出学生在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
    学生主体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如下举措。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课本的时间,坚持每节结束后给学生布置复习思考题为其导学,用思考题激发学生边学边思考;讲复习课时再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重点和看来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实内涵深厚的段落文字,进行精读。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活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个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力求学生自己钻懂。再者,给学生创造复查、整理、运用知识的机会,在基础复习的阶段,就穿插综前联后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克服了学前忘后的缺陷,其考查难度应逐渐提高。总之,无论是课前自学,课内讨论,还是课后整理,运用,学生都有“演出”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在掌握双基,更重要的是能力训练方面,真正成为复习活动的主角。
    3、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挥主动精神。
    激励学生在复习中发挥主动精神,其一,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学之树上结的高一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树立学习信心和培养学习兴趣。其二,教师要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目练习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的方法,既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其三,课内、课外结合,利用可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内尽可能多的运用启发式教学,课外对学生的询问答疑,不应就题论题,而应视学生的水准采取反问、点拨思路、换另外的角度激发思考,启发学生用化学思想分析问题等方法辅导学生。其四,综合复习阶段,除了注意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还要侧重于组织学生广泛接触不同角度的新题型,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二.打牢基础,狠抓主干知识的复习,提高学科成绩
    所谓基础,是指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建立了稳固的基础,就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所谓主干知识,主要包括三大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热化学反应)、三大理论(平衡理论、电离理论、结构理论)、有机化学和化学实验,很抓了主干知识,就等于控制了化学学科的主要得分点。复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强化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关注各类考试信息中的命题焦点,不轻易迷信具体考点。教学中要始终明确一个宗旨,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立足课堂、稳扎稳打。特别是要加强实验复习教学,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做实验、探讨实验、研究实验、设计实验,杜绝读实验、画实验、背实验现象的发生,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复习中要把教学目标定位在让学生学会应用、学会迁移、学会解决问题,也还要让学生学会筛选信息、处理信息。要让学生明确虽然试题的情境在书外,但其解题的原理一定在书内的道理。复习教学中,要回归教材、回归课堂、回归实验室。一定要以教材为本,以《考试说明》为纲,不能脱离教材的一本复习资料讲半年,也不能用题海战术代替有计划的、按部就班的系统复习教学。复习教学也要安排合理的训练,但必须注意度、内容、形式及方法,要重视教学诊断对复习教学的指导作用,教学测试要侧重于教学反馈、教学诊断,以此随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矫正。
   
    三.把学生的能力训练放在突出的地位。
    国家考试中心化学科命题委员会对考生的思维能力提出多方面的要求,摆在首位的是要求他们“对中学化学应掌握的内容能融汇贯通,把知识横向和纵向整理,使之网络化,有序的贮存……正确复述、再现和辨认。”
    1.师生共同运作,紧扣“三点”织网;即:抓“考点”,搭框架;抓“热点”,为骨干;抓“难点”,作重心,使知识结构化、程序化,形成化学体系的网络。
    2.通过系列“阶梯式”思考题,创造出让学生讨论、探索的情景,激发他们运用比较、判断、推理、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沿着一个个的“思考阶梯”攀登,达到突破难点,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的目的。
    3.教师设计系列探究问题,启发学生对繁杂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整理、类比、筛选、归纳和抽象等思维加工,学会用精炼的字、词、句,编织成揭示化学规律内涵的简明图解或归类表格,使具体问题抽象化;进而指导学生迁移、运用,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提高创造能力。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