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澳大利亚是位于南半球的地广人稀的国家;
(二)过程与方法
初步理解澳大利亚气候分布与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关系,以及气候对人口分布、植被、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农牧业发展与自然条件关系的分析能力和比较法的运用。通过读图、填图、讨论分析等手段,使学生记住澳大利亚领土组成、地形特征。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
(二)教学难点
人口分布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第1课时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七、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
八、教学步骤
(一)复习提问:
(二)新课导入:
录像片《古老的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动物的生活情景。问:这些古老的动物生活在哪个国家呢?澳大利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国家。
【板书】第七节 澳大利亚
(三)学习新课
一、板书:“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
板书:发展历史
学生活动:学生朗读课本76页阅读材料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解答以上问题并了解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
过渡:从阅读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养羊业之所以在澳大利亚得到迅速发展,是得益于这里的自然条件适于绵羊的生长和繁殖。那我们来了解一下当地是一种什么样的自然条件?
二、板书:自然条件
电脑展示:课本75页图8.38澳大利亚的地形
学生活动:①学生先在课本图8.38上找大分水岭、墨累河、澳大利亚大盆地和北艾尔湖,然后叫四名同学上讲台在投影上分别指认以上地理事物。
②引导读图:让学生根据图例(陆高海深表)阅读图中颜色的变化,来了解澳大利亚地形特点。
学生回答:澳大利亚地形东部、中部、西部各异,东部是海拔较高的大分水岭,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西部是海拔不足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是世界上地势起伏最和缓的大陆,大陆地形特点与美洲相似,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过渡:澳大利亚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各异,形成了四个不同农牧业区(图8.37),那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电脑展示:课本74页图8.37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
学生活动:①学生对应图例了解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状况,在老师引导下,学生边读图边说。(粗放牧羊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和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沿海地区则为混合农业地带)②学生分组讨论农牧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提示学生阅读75页图8.38的文字部分)
学生发言:略
老师评价各组意见并归纳如下: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是低矮的高原和大面积的平原,有优良的牧草,又没有大型野生肉食动物,因此适合露天围栏放牧。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平原区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所以发展混合农业。
转折提问:同样是平原区,为什么中部地区是粗放式放牧,而沿海地区是混合农业,这两个地区在自然条件上还有什么不同?(气候不同)我们接着了解气候对农牧业的影响。
电脑展示:课本76页图8.39澳大利亚的气候
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南回归线。②观察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什么部位?(中部)
板书:位置:南回归线横穿大陆中部
启发思考:从五带划分来看,澳大利亚属于哪一带?(大部分处于热带,南部处于温带)
学生活动: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并齐声说。(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
引导学生概括本区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气候炎热干燥
板书:气候:炎热干燥
过渡: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活动:学生对比图8.37与图8.39讨论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老师可启发学生从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对动植物的影响思考)
学生自由发言:略
老师评价归纳如下:澳大利亚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为面积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气候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南部地区为冬季湿润、夏季高温干燥的地中海气候。这样的气候特点既适宜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因此这些地区发展了混合农业。
老师补充: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对土地利用方式:在农场内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以达到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混合农业在时间上的合理分配:由于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正好是交替进行,这样对于农业安排农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又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这样,农民几乎一年四季忙到头,会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
引申思考:澳大利亚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请从地形和气候条件,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原因。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提示学生可通过引水灌溉来解决水资源不足)
学生发言:略
评价小结: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为平坦,西南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适宜,降水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东南部地区虽然处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但引水灌溉可以满足小麦种植和畜牧业的利用。因此这个地区发展混合农业较为有利,而其他地区大多属于年降水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