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24 12:44:25

七年级下册地理《日本》(湘教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相关地图,从图中找出地理信息,提高读图能力和析图能力。

2、通过分析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比较法和综合法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培养学生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教师创设的一系列问题情境中体会并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以及气候特点、发达的经济

教学难点

日本的工业布局及其原因。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包括东亚鸟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东西融合的文化、发达的经济、主要的城市等。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面积小,人口稠密。自然地理特征是多山、平原狭小;海岸曲折、港湾优良;多火山地震;矿产资源贫乏。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二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群岛多港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从而使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地理学习,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已具备一定的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了读图查文、独立用图的能力和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弱一些。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仍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教师要利用地图、资料、辅助图片、投影、录像、电脑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随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兴奋点。教师要淡化知识讲解,强化能力培养,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形成自我学习、分析、总结的习惯。

教学方法

读图、看视频、分析、比较、讲授、归纳总结等。本节教材设计的活动题,或因图起、或因表生、或计算而得答案、或探讨而有结论,无不要求学生勉力亲为,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图片、《樱花》音乐、日本最近大地震视频等。

学生准备:查阅日本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