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七年级地理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31 12:33:13

第四单元    居民与聚落 发展与合作

基础知识

一、世界的人口

1、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如:欧洲的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如:非洲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最稠密4个地区:如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的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4、世界人口最稀疏4个地区: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地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热带雨林

5、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6、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增长过快(如:非洲)

人口增长过慢(欧洲的德国)

产生
问题

资源:资源紧张、能源短缺;

环境: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社会:粮食不足、医疗教育交通住房就业压力过大

劳动力短缺

兵员不足

人口老龄化

措施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增长与资源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原因:

①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②城乡差别——城市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城市的物质生活条件较乡村好,城市的文化,教育等条件比乡村好。

“乡村人口迁入→城市”对城市的影响:

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有力的支持了城市的建设与繁荣;②过多的涌入,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膨胀,以及引发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交通、治安、环境等问题。

7、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