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和地图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考纲解读
考纲内容 |
能力要求 |
考向定位 |
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
理解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确定,比例尺的计算及缩放,注记、图例的阅读与运用 |
常规地图上方向、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可能会设置新情境,增加试卷的亲和力,营造轻松、熟悉的考试氛围。 地图上面积估算、等高线地形特征的文字描述;等高线与聚落、交通线的结合。 |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 |
掌握等值线图的一般规律、判读方法及其应用 |
|
地形剖面图 |
掌握地形剖面图的方法 |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熟悉经纬网,并能运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和距离 |
很少单独出题考,常结合光照图和区域地图考察经纬网的定位、定向、定距、定时功能。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 |
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
||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
了解八大行星概况,并能解释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的原因 |
近些年来宇宙探索、航天发射成为热点事件,随着我国海南第四航天发射中心建设、“神舟七号”发射,我国航天强国梦的实现,以此为材料的试题似将大量出现在试卷中,试卷的难度会略有加大。 |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能说出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能结合实际,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
|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
掌握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能运用相关原理、规律分析、解释现实问题。 |
高频考点,主要考察方向有太阳光照图的绘图和读图技巧;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和应用;时间计算、日期变更与昼夜长短的计算;尤其是后者,重现率几乎100%。近年倾向于变式图的考察模式。 |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了解圈层划分的依据,能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
低频考点,可能结合我国及世界对地球圈层结构的最新成果考察相关理论,运用本节理论分析有关地理现象的成因、分布等。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