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2章 第2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2课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选择题
(2010·吉林省十校联考)下图为某日某时北半球a、b两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此日,太阳直射点和a纬线的纬度分别是 ( )
A.0°,15°N B.15°N,30°N
C.15°N,45°N D.23°26′N,60°N
解析:从图中可知b纬线上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为30°,可以推出b纬线的纬度是75°N,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15°N;a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60°,可得到a纬线的纬度是45°N。
答案:C
2.对于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
B.北京日出方向为东南方
C.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
D.伦敦夏日艳阳高照
解析:在图示时刻90°E的地方时为12时,则北京时间为14时,北京的气温接近一天中的最高值;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京日出方向在东北方;悉尼的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低是太阳直射点在23°26′N;伦敦(0°)此时为6时。
答案:A
3.
A.6°34′ B.8°26′ C.21°26′ D.21°34′
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23°26′N,66°34′N正好出现极昼,最小太阳高度为0°,75°N与66°34′N相差8°26′,故75°N最小太阳高度为8°26′。
答案:B
(2010·韶关调研)图中①-⑤为0°-66°34′N之间不同日期的昼长分布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4.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情况是 ( )
A.从北回归线到赤道 B.从赤道到南回归线
C.从南回归线到赤道 D.从赤道到北回归线
5.曲线由④→④→③变化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缩短
B.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增长
C.南半球昼长夜短,且夜逐渐缩短
D.南半球昼短夜长,且夜逐渐增长
解析:本题组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的原因,属于核心知识点考查题,难
度中等。对读图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很
有帮助。图中显示北半球0°-66°34′N的昼长情况为:①②时期昼长小于12小时,
③等于12小时,④⑤大于12小时;则曲线由①→②→③变化的时段内,昼长小于12
小时但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运动。曲线由⑤→④→③变化的
时段内,昼长大于12小时,但逐渐变短。
答案:4.C 5.A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