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27 09:36:25

考纲解读

考核内容

能力要求

考向定位

大气受热过程

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并能利用大气热力作用原理解释实际现象。熟练掌握常见的热力环流。通过受力分析掌握大气水平运动原理,熟练掌握风向的确定方法。

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本身及其在地理环境中的意义;考察大气热力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关系,侧重于人类活动对热力作用过程的影响;结合天气系统考察等压线图的判读。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熟练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熟练掌握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对气候的影响。结合实例分析大气环流及其影响。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分布,熟练掌握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高频考点。通过变式图考察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通过各种气候统计图表和区域图考察气候成因分析、气候类型判断、气候特征描述、气候分布规律以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季风环流已有几年未在广东高考中出现,值得注意。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理解锋面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高压系统的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熟练掌握简易天气图的判读。

通过天气形势图与区域图结合的形式或其他材料考察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密切关注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了解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能提出合理化的适应对策。

多用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素材,考察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知识清单

项目

内容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辐射能是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部分被大气吸收和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地面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传给大气。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3.从大气的受热过程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而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

 

二、    热力环流

 

4.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5.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

6.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冷热不均→大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大气水平运动。

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

 

7.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压流向低压的力,这个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

8.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风,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9.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

10.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与气压梯度力方向一致,垂直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平行等压线;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