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农业的区位选择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
知识清单
项目 |
内 容 |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
1、 农业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 2、 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3、 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等地),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4、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5、 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中,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有交通运输、市场、劳动力、科技、政府政策。它们综合影响农民的决策。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6、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特别是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
农业地域的形成 |
7、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8、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9、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10、农业地域类型: 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11、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按生产力水平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12、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比较典型。起经营方式是小麦种植和牧羊的混合。 13、澳大利亚东南部气候暖湿、土壤肥沃。现在澳大利亚耕作业已实现机械化和商业化。该国的墨累—达令盆地是典型的小麦—牧羊区。 |
考点梳理
考点1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发展与区位的关系:
区位因素 |
农业发展的主导、限制因素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