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
知识清单
项目 |
内 容 |
传统工业区 |
1、概况: (1)发展基础——多数以丰富的煤、铁为基础。 (2)主要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 (3)特点——规模大或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 (4)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5)衰落时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2、世界主要传统工业区: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的辽中南地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等。 3、鲁尔区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其工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1)水陆交通便利。(2)丰富的煤炭资源,邻近法国的洛林铁矿。 (3)市场广阔,位于欧洲最发达的经济区域内,邻近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等国的工业区。 (4)传统工业占绝对优势。 4、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一是传统的工业部门和生产方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二是煤炭在世界能源地位下降;三是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表现为世界钢铁生产国和出口国越来越多和钢铁替代品的广泛应用;另外还有重化工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
新兴工业区 |
5、新兴工业区分布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6、主要新兴工业区分布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美国硅谷。 7、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特点: (1)以中小企业为主; (2)以轻工业为主; (3)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 (4)生产高度专业化; (5)生产过程分散。 8、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1)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2)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快; (3)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占的比例高; (4)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9、美国“硅谷”高技术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 (3)交通便捷; (4)全世界的人才基地; (5)市场稳定; (6)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
考点梳理
考点1:传统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与特点;鲁尔工业区的优势、衰落原因、综合治理。
(1)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2)区位分析:A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丰富水源。
B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开发早;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农业资源支持; 广阔的市场。
(3)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4)鲁尔工业区的优势、衰落原因、综合治理
德国的鲁尔区的优越区位条件 |
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
综合整治措施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⑤广阔的市场 |
①生产结构单一,传统的工业部门和生产方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②是煤炭在世界能源地位下降; ③是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⑤另外还有重化工集聚带来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 |
①调整工业结构 ②调整工业布局 ③完善交通网 ④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⑤美化环境 |
【例1】:鲁尔区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图,据此回答(1)-(3)题: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