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02 08:31:20

 

 

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知识清单

 

            

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气候条件: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4.地形条件: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

5.社会、经济条件:重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开发晚,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多

农业布局特点

6.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7. 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8长白山区是我国主要的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延边盛产苹果梨。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9.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呼伦贝尔市三河地区的三河牛三河马,是闻名国内的良种。

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10.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11. 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商品粮基地的特点具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突出特点。

12 东北地区成为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农业发展方向

 

13 高强度的农林开发,造成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威胁。

14.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