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情感 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29 18:59:40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造型·表现),第3课时。

本课时在前两节课《感受春天  了解春天》的欣赏基础上,认识造型与色彩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地位,结合前几个学段已学过的相关色彩知识,通过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一些色彩知识,如三原色、三间色、冷暖色、对比色,对这些知识有了了解,但对色彩运用的效果感受还不是很好,特别是不敢大胆运用色彩进行练习体会。

3、设计思想

    色彩是美术学科知识,在低年级阶段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的深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造型表现活动。本课时在重点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后,引导学生大胆地运用抽象色彩练习形式体会色彩,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结合欣赏和构图练习,认识造型与色彩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2、  重点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3、  运用抽象色彩练习形式体会色彩及色调给人的感受,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学重点

学习相关的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教学难点:

发展学生有个性的表现能力,并把所学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到抽象色彩练习当中,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教法选择: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老师展示准备好的绘画和摄影作品,通过启发和引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并使学生通过美术色彩知识的学习,加深认识造型与色彩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各种表现不同季节、色彩的绘画摄影作品,先期完成的学生作品、课本等。

学生学具准备:

能够进行色彩练习的绘画材料,如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水彩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教 学 活 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播放课件,欣赏图片

 

提出问题:

1、这些作品带给我们什么感觉 ?使我们联想到什么?

2、一年四季中可以用哪些色彩来代表?

 

 

 

出示课题 。

3、新授课

(1)讲解色彩三原色、三间色、色彩的三要素。

打开课本11页,认识三原色及间色图表及色相环,欣赏对比色与相邻色的色彩构成。

(2)色彩的审美情感

提出问题:

①不同色彩在人们心里、生活的感觉,色彩的象征意义。

 

师生共同小结: “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不同。”色彩的这一特性常被运用到艺术作品中,用它来营造气氛和传达情感。

 

 

 

 

 

②色彩的感觉联想构成

 

 

      四幅风景画(具象)

      四幅色块相组合,感受季节(抽象)

      讲解:色彩作为绘画表现的手段对人的视觉情感会产生刺激作用。这是由于人在大自然的生活体验中形成的色彩心理反应。

③展示实物,先期同年段同学完成的抽象色彩练习作品。

讲解:运用不同色彩色块创作的特点,表达不同的情感。

 

(3)学生作业

作业要求:

用色彩和笔触表现自己对四季的感受。

提示:无需具体形象,用单纯的色彩组合,大胆尝试色彩的混合使用。

巡回辅导。

提示学生在练习过程中, (1) 既抓住四季色彩的共性,同时也要有个性的发挥。如秋天,有的关注的是晴朗的天空、金色的大地、丰收的果实,画面呈现明朗欢快的色调。有的则关注秋风、秋雨、落叶,画面呈现出寂寥、悲凉的色调。 (2) 注意画面笔触的变化,笔触与色彩的结合。

 

4、教学展示评价

(1)能否在造型与色彩表现方面形成自己的感受。

(2)能否认识并运用色彩知识表达自己的感受。

(3)能否有意的利用造型或色彩特点完美自己的创作构思。

 

观察图片,欣赏不同季节的绘画和摄影作品

组织学生讨论

1、感受色彩带给我们视觉、情感的享受。

2、四季可以用丰富的色彩表达。

 

 

 

 

组织学生讨论。

解决的问题:

重点认识三原色、三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的色彩构成。

 

 

 

 

      基本色相的心理效应是色彩感情性表现的重要基础。

红色:热情、奔放、喜庆、恐怖。

黄色:充满幻想、颜色明朗。

绿色:文静、友好、安宁、舒适,同时也给人冷漠、孤独感。

白色:纯洁、平凡、古板、寂寞的感觉。

黑色:庄重、沉默、严肃之感。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解决问题:

      进一步感受色彩带给我们大自然的美。

 

      分析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情感。

 

 

 

 

③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交流感受。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评价。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感受自然界和绘画作品丰富的色彩。

 

以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来拓展相关知识,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经过讨论领会本课知识的重点。

 

学习认识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相关色彩知识,解决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回答、分析了解色彩富有表情,具有强烈的感情性。

 

 

 

 

 

 

 

 

 

感受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和大自然的美。进一步理解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通过比较、欣赏,知道色彩是绘画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互相学习,拓宽思路,解决学生在绘画中的难点,激发学生自我表现欲望。

 

 

引发学生发散思考,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尝试运用色彩来表现不同的情感,抒发内心的感受。

 

 

 

 

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互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

 

 

 

 

 

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加深学生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认识。

 

课后反思:

经过一课时的学习、欣赏、练习,学生大都能体会到不同的色彩能表达不同的情感。通过课堂展示先期同年段同学完成的抽象色彩练习作品,学生在课堂中的创作就顺畅多了,不断出现比较好的作品,虽然一节课的练习时间有限,不能完成整幅作品,但都已有了一定的效果。不足之处是在学习、练习过程中发现:(1)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概念化的东西太多,如:春就是一片绿,夏就是一片红,秋就是一片黄等。缺乏创造性。 (2) 练习过程中发现还是有学生驾驭色彩的能力不强,因此不能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画面色彩、笔触都比较单调,缺少变化。针对以上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进一步鼓励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多欣赏一些中外绘画名作,从中汲取营养,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