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心理健康校本课程
1、一般心理特点
⑴心理渐趋稳定:二年级学生可以熟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并能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记下来。无论写字、绘画还是课余时间的游戏都比较自如。在此之前,与成年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不会用文字表达思想。由于个人能力的提高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二年级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一年级的恐慌心情已经很少见到,即使遇到了什么困难,也不会像一年级学生那样马上哭泣起来。
⑵出现竞争意识:因为已经能够判断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发现别人的表现比自己好或者差时,相应地会引起心理的变化。当别人不如自己时,内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这是较早出现的竞争心理。
二年级学生产生了集体荣誉感。例如开运动会时,一年级学生对自己班级的运动员的胜负并不太关心,老师说咱们班胜利了,快鼓掌,孩子们才会跟着鼓掌。参加比赛的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胜负对班级会有什么影响。但是二年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很清楚其中的关系,表现出来的行为很明显。自己班级运动员赢了,他们会欢天喜地,如果对方赢了,他们会默不作声。
无论在教室活动还是室外游戏,孩子都会表现出争先恐后的特点。教师让做一件事比如擦桌子,马上会出现竞赛似的场面,最先擦完的学生会高高举起手,等待教师表扬自己。
2、学习
看待二年级学生的学习,不能单一地看学习成绩。从心理发育看,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由于个体的差别,有的孩子稍微好一些,而大部分孩子对待学习仍带有游戏的态度,所以二年级学生的学习要领有其独特之处。
二年级学生能够有效地连续学习30分钟相当不易,学习一段时间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会儿,这是很正常的。不过,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玩一会儿能自觉回到书桌前继续学习,二是玩起来没完没了,忘记课本,只想游戏。
3、应掌握的行为习惯
⑴不打扰别人:孩子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言行,就会出现一些令老师家长难堪的场合。应该利用多种场合让孩子理解:家庭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组成的,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一下,不要只想着自己。家里来了客人,或其它事需要安静,应自觉和同学们小声说话或先学习,等客人走后再大声玩闹。
孩子也不能总是安静沉闷,那也不利于孩子成长。要让孩子学会心理换位思考,从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二年级学生应该理解和自觉运用这些规则和习惯。大声说话令人不愉快,因为影响他人的交谈或者办事。说话时能够让对方听到便可以了。孩子从小就要在这方面加以培养。
⑵外出应注意的问题:离家时间稍长时,要给家长打电话,告诉自己的情况,以便让家长放心。
⑶不说谎话:二年级学生贪玩,是生理和心理活跃的表现。由于贪玩,孩子经常忘记做应该做的事,耽误学习。为了避免被指责,有时会说谎话。一年级学生想去玩时,会直接提出要求:让我出去玩一会儿吧!但是,二年级学生便改变了方法:作业完成了!可以玩了吧。或者说:今天没有作业。
刚开始发现孩子说谎话,不要太认真,假装和孩子说别的事,暗示或引导他明白相关的道理。引导的目的是,让孩子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不要隐瞒自己的想法。
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感受集体活动与学习知识的乐趣,形成初步的集体荣誉感;在好行为好习惯的训练中培养“做一个好学生”的意识;学会体谅他人,诚实待人。
主题:合群
学习辅导:课堂是知识的海洋、集中注意力、
人格辅导:男孩 女孩、爸爸妈妈的心事、你勇敢吗?1+1=?
生活辅导:学会谦让、我们爱整洁、
课堂是知识的海洋
一、听故事:
《小猴子吃辣椒》的故事。
风和日丽的一天,小猴子出门玩。看见那树上挂着一个个辣椒,就像一把把关起来的雨伞。小猴子口水都流出来了。迫不及待地摘下一颗就往嘴里放。
忽然,小猴子大叫一声,说:“好辣啊!好辣啊!”小猴子辣的脸都红了!汗也流出来了!舌头感觉烫烫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就像要喷火似的。
它想找水喝,找啊找,找到了一条小河。它连忙跑过去喝水,说:“啊,好多了!”小猴子心想:外表好看的东西,可是里面不一定好吃啊!
忽然,小猴子大叫一声,说:“好辣啊!好辣啊!”小猴子辣的脸都红了!汗也流出来了!舌头感觉烫烫的,嘴巴张的大大的,就像要喷火似的。
它想找水喝,找啊找,找到了一条小河。它连忙跑过去喝水,说:“啊,好多了!”小猴子心想:外表好看的东西,可是里面不一定好吃啊!
⒈同桌讨论小猴子为什么把辣椒当苹果?
⒉教师指名学生回答。
⒊小猴子上课不集中精神,没有学到正确的知识,教师讲“苹果是红红的”,他却听成
了“红红的是苹果”,所以把辣椒当作苹果来吃。
⒋教师总结: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要学好本领,上课时就要集中精神,课
堂是知识的海洋,要想学得好,就要会听讲。
二、新授
怎样才是会听讲呢?教师告诉你我几个小窍门:
1、带着问题来听讲。
2、手脑并用来听讲。
3、积极发言那更好。
三、活动
1、活动一:A、学生分级表演。B、学生评议。
2、活动二:
①教师提问《我不认识你》
二、新授
怎样才是会听讲呢?教师告诉你我几个小窍门:
1、带着问题来听讲。
2、手脑并用来听讲。
3、积极发言那更好。
三、活动
1、活动一:A、学生分级表演。B、学生评议。
2、活动二:
①教师提问《我不认识你》
高士其从小就用功读书,他的学习成绩,年年都是班级里最好的,全校老师和同学,
都夸他是个好学生。
他六岁那年,要上学读书了。开学那天,天蒙蒙亮,高士其就穿上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一路上,高士其乐得象只小鸟儿,又蹦又跳唱着歌。他跑到学校门口一看,大门还紧紧地关着呢。他不敢去敲门,只好站在门口等着,不知道等了多久,学校的大门开了。开门的是位老伯伯。高士其恭恭敬敬鞠了一躬,又叫了声“老伯伯早!”老伯伯心里真高兴,笑眯眯地说:“多懂礼貌呀,孩子,你是一年级新学生吧!”高士其点点头。老伯伯把高士其领到一年级的教室里。过了好一会儿,小朋友们才一个个来
到学校。在开学典礼上,校长站在台上讲话。高士其一双乌溜溜的眼睛,专心地盯着校长,他听得可仔细啦。校长讲完了话,叫高士其站到他身边来。高士其不知道有什么事,一颗心象小鹿似的怦怦乱跳。校长摸摸高士其的头,表扬他是一个守纪律、懂礼貌的好学生。
高士其把校长的话记在心里,每天,他上课用心听讲,放学回家就认真做功课,他跟全班的同学都要好,跟同桌的一个小朋友更要好,下课以后,两个人一起游戏,可高兴呢。可是有一天,这个小朋友嘟着嘴,冲着高士其说:“你到底认识我吗?”高士其觉得很奇怪,说:“咱俩是好朋友呀,怎么会不认识你呢?这个小朋友气呼呼地说:“那你刚才上课的时候,为啥不理睬我呢?”高士其一听,笑了起来。原来,刚才上课的时候,这个小朋友拿出纸头,折成一只只小青蛙,悄悄地玩了一阵子,玩着玩着。觉得一个人玩没有劲,就凑到高士其的耳朵边,轻轻地说:“我们来玩斗青蛙吧!”高士其坐得端端正正,正用心听老师讲课,这个小朋友的话,他根本没有听见。这个小朋友又轻轻地碰了碰高士其,高士其还是坐得好好地在听课。这个小朋友心里挺不高兴,使劲拉了拉高士其的衣服,这一来,高士其回过头来了。那个小朋友指指膝盖上的两只纸折的青蛙。高士其明白了,是叫他一起玩斗青蛙呀,他对那个小朋友白了一眼,又用心地听老师讲课了。
高士其想到这里,笑起来了,他对那个小朋友说;“下课的时候,咱俩一起玩,是好朋友。可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不认识你了。”高士其的话,说得这个小朋友也笑了。
②教师提问:高士其爷爷童年时是怎么样听讲的?为什么他会这样听讲?
③总结:只有像高士其爷爷那样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讲,才能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③总结:只有像高士其爷爷那样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地听讲,才能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集中注意力
活动目标:
注意是知识进入“仓库”的大门。下决心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活动重点: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好处?
对感兴趣的事情你如何注意?
活动准备:
注意是知识进入“仓库”的大门。下决心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活动重点: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好处?
对感兴趣的事情你如何注意?
活动准备:
让学生带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品。准备一个小闹钟。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
做一些关于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更加真实的体会: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有什么特点。
⑴ 记数游戏。跳数数字、倒数数字等。
⑵ 说“物体”。先观察某一物品,一分钟后复述出物品的特征。
⑶ 听音游戏。坐在闹钟前,集中注意力听钟的“滴答”声,一般10―15分钟/次。
教师带领人讨论讨论:
⑴ 什么是集中注意力?
⑵ 注意力集中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好处?
⑶ 对感兴趣的事物你如何注意?
小组活动:
在自己的学习中会不会碰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你是怎样战胜这只拦路虎的呢?把你自己的绝招和同学说说。
总结:
注意是使知识进入“仓库”的大门。下决心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活动过程:
游戏导入。
做一些关于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让同学们在游戏中,更加真实的体会: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有什么特点。
⑴ 记数游戏。跳数数字、倒数数字等。
⑵ 说“物体”。先观察某一物品,一分钟后复述出物品的特征。
⑶ 听音游戏。坐在闹钟前,集中注意力听钟的“滴答”声,一般10―15分钟/次。
教师带领人讨论讨论:
⑴ 什么是集中注意力?
⑵ 注意力集中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好处?
⑶ 对感兴趣的事物你如何注意?
小组活动:
在自己的学习中会不会碰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你是怎样战胜这只拦路虎的呢?把你自己的绝招和同学说说。
总结:
注意是使知识进入“仓库”的大门。下决心去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参考游戏:
1、萝卜蹲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三组,一组代表白萝卜,一组代表红萝卜,一组代表黄萝卜。教师喊口令“白萝卜蹲,黄萝卜蹲,红萝卜不蹲”,喊哪组蹲,哪组要快速蹲下,喊另一组,前一组的学生要快速站起来,未按口令做到的学生算失败。(也可由学生发口令)
2、对旗语
准备6面颜色不同的小旗,每一面代表一种动作,例如绿旗拍手、红旗向前一步等,并向学生介绍每种旗子代表的动作。然后任意举起一种颜色的旗子,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要求动作迅速,举起2秒内没能或做错动作的算失败。如此反复练习,可适当增加旗子的数量。
2、大小西瓜
将游戏的学生围成圆圈,指定一个学生先开始,说“大西瓜”但手要比成小西瓜,第二个学生说“小西瓜” 但手要比成大西瓜,依次进行,谁比错的谁失败。
男孩 女孩
一、听故事:
故事:小明的故事
1、课间活动时,一群女孩在一起跳橡皮筋,男孩子小明也想加入,可女孩却异 口同声地说:“不要你来,男孩怎么会跳橡皮筋呢?”
2、小明生气了,于是当女孩跳时他就上前捣乱。这样,他们吵了起来,并等到老师那里去、、、、、、、
3、老师批评了小明,小明伤心地掉眼泪、、、、、、、
二、想一想:
1、同学们,小明为什么会掉眼泪呢?
2、生活中的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1、课间活动时,一群女孩在一起跳橡皮筋,男孩子小明也想加入,可女孩却异 口同声地说:“不要你来,男孩怎么会跳橡皮筋呢?”
2、小明生气了,于是当女孩跳时他就上前捣乱。这样,他们吵了起来,并等到老师那里去、、、、、、、
3、老师批评了小明,小明伤心地掉眼泪、、、、、、、
二、想一想:
1、同学们,小明为什么会掉眼泪呢?
2、生活中的你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
三、活动
1、穿针比赛
2、给布娃娃穿衣服比赛
3、扳手劲比赛
此项活动可采取三大组比赛,即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根据需要来定。
四、实践
1、读儿歌:男孩女孩都可爱,喜好不同不奇怪。男孩勇敢女孩美,共同成长乐开怀。
2、友爱大行动
互换玩具玩一玩,共做一件事,意在强化学生互相接纳,互相帮助的意识。
3、下列两种活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自选一种实践活动在课内完成,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A、 我的自画像
B、 我的自信卡
1、穿针比赛
2、给布娃娃穿衣服比赛
3、扳手劲比赛
此项活动可采取三大组比赛,即可同时进行,也可分开进行,根据需要来定。
四、实践
1、读儿歌:男孩女孩都可爱,喜好不同不奇怪。男孩勇敢女孩美,共同成长乐开怀。
2、友爱大行动
互换玩具玩一玩,共做一件事,意在强化学生互相接纳,互相帮助的意识。
3、下列两种活动,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与特长自选一种实践活动在课内完成,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A、 我的自画像
B、 我的自信卡
爸爸妈妈的心事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做家长的感受。
2、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家长心事,体会父母的辛苦和用心。
活动过程:
1、模拟爸爸妈妈的身份来参加家长会,你最想了解孩子的哪些情况?请同学互相说一说。
2、写出父母的愿望。
3、在纸上画出父母有心事的样子。
4、父母有心事的时候,你该怎么做?你想给父母说什么?
5、小结
你勇敢吗?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活动准备:
1.测试卷一份。
2.三个情境小品。附: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
活动过程:
1.认识、理解“勇敢”。
(1)你对勇敢的理解。
(2)说一说你经历的自认为勇敢的一件事。
(3)讨论“勇敢”与“大胆”一样吗?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理解与讨论,阐述“勇敢”的定义。勇敢:不怕危险,不怕困难。
2.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品,请部分同学参与表演,大部分同学观看并思考:你赞同他们的做法吗?这些行为是“勇敢”的表现吗?
故事小品一:某个小孩被坏人拐骗,在火车站上,他借口上厕所,在厕所里他机智地得到一位陌生的叔叔的帮助,终于逃脱了魔掌。
故事小品二:某小学生帮同学打架,被人用石头砸伤了头并出了血,不喊痛,同学称他真勇敢。
故事小品三:小红在写作业,小明叫她去玩。小红有一道题解不出,不去,小明同意让其抄他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
3.学生结合表演和讨论:勇敢不仅表现在不怕危险,更应该表现在不怕困难上。古有李时珍,现有解放军给我们做出了榜样。如解放军叔叔不怕牺牲性命,保护国家财产,抗洪抢险;警察叔叔与坏人博斗;科学家攻克难关等等。而我们则应该从身边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勇敢。
4.回答测试问题,判断“勇敢”程度
附:测试卷问题:学生回答“是”或“不是”
(1)你自己睡觉害怕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
(1)悄悄话
同学们可找你的好朋友或老师互相轻声说一说测试题中的问题。
(2)小勇士解难
做法是让同学们试着商量如何解决上述四题的问题,如何排除困惑。派一人上台做小勇士为大家解答他是怎么做的。
5.讨论:如何学会“勇敢”,如何培养自己的“勇敢” ,教师根据讨论归纳:
(1)自己独处害怕时,分散精力,多想一些开心的事,这称为分散法。
(2)平时多看健康、有益的书籍和电视,并加强身体锻炼,我们称之为健康法。
(3)战胜困难要有勇气、胆量、毅力和知识,我们称它为综合法。
6.全课小结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勇敢一的面,这很好!任何一个人的勇敢精神都是从小培养的,人不是天生就勇敢的,所以你今天不勇敢或不很勇敢,不要紧!虽然今后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复杂的人和事,在学习上也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敢于面对,学好知识,学会用微笑对待困难,不急不躁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相信自己,我会勇敢的!
1+1=?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团结协作,团结协作有什么用,团结起来力量有多大,认识到不团结有什么害处。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
2.一小捆一次性筷。
3.两个口小身大的瓶子。
4.14个塑料球,球体刚好放得进瓶口,球身绑好绳子。
5.学生每四人一张白纸,一份动物图案。
6.四人小组里,两人带剪刀,一人带彩笔,一人带胶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现在,老师要给同学们出一算术题:1+1等于几?对,在数学上1+1是等于2,但在生活中,有时1+1并不等于2。不信就看看这个故事。
内容:小明最爱玩翘翘板。一天,他一个人在游乐场玩翘翘板,可蹭了半天也没翘起来。这时小刚来了,他也爱玩翘翘板。于是小明和小刚为翘翘板归谁玩争了起来,最后谁也没玩成。
想一想:
①最后,小明和小刚为什么都没能玩翘翘板?
②他们应该怎么做才对?
③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0)
④1+1=0的原因是什么?
小结:1+1=0这个比喻,说明如果大家心里只想着自己,不配合,不团结,不协作,即使你单个人的力量再大,再能干,最终什么事都干不成,结果都会是个“0”。
二、团结的力量及其重要性:
(一)折筷子:
1.团结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们来做个实验。这里有一根筷子,你能把它折断吗?两根呢?
2.谁能把一把筷子折断?(学生尝试)
3.为什么一根筷子我们能很轻易地把它折断,而把十几支这样的筷子合起来,我们就很难折断呢?
4.如果把一根筷子比喻成一个人的力量,这十几根筷子代表众人的力量,从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哪种力量容易打打败?
5.你从这个实验懂得了什么道理?(一个人孤军奋战,力量是有限的,容易被打败;当几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团结在一起,力量就是巨大的,是不可战胜的。)
(二)听故事
1.如果团结了,互相协作了,1+1会有什么结果呢?听故事。
内容:一天,有两个人在茫茫的大沙漠里迷了路。其中一个人腿伤了,走不动了,但他身上还有半壶水;而另一个人,身上一滴水也没有了,快渴死了。
2.你能想个办法救救他们吗?
3.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1+1等于几?(板书:2)
4.继续听故事:这两位得救的人原来都是科学家,他们回到工作的地方后,发扬了团结协作的精神,一起研制出了一种新药,治好了千千万万病人的病。
5.这时的1+1等于几?(板书:1+1>2)
6.反过来想一想,在沙漠里,如果这两个人像抢翘翘板的小明、小刚一样,结果会怎样?
小结:只有团结协作,1+1才会等于2,甚至大于2。
(三)众球出瓶
怎么样才能很好的配合,协作呢?请同学们做个实验。
1.(出示瓶子)仔细观察:这个瓶子有什么特点?
2.在每个瓶子里放进了七个球,每个球身上都绑着一根绳子,而这玻璃瓶口刚刚好能够通过一个球。现在,这个瓶子就是一间着了大火的房子,里面的球就是被困在房子里的人。而你就是其中的一个。情况危急,再不逃出去,房子就要塌了。你们该怎么逃出去?
3.指名十四名学生上台演示。
4.分别提问两组学生。
①你们组为什么能这么快的逃出房子?
②你们组出现了什么问题?
5.设想一下,如果我们这些被困在房间里的人,心里都只顾着自己逃命,一拥而出(教师演示:把球一起提起),会出现什么后果?
小结:所以,我们要学会团结协作,在十分危急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实践活动:
《贴图比赛》:
1.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把图案中的鱼、气泡、水草剪下来,贴在白纸上,再涂上颜色。比一比哪一组做得又快又好。
2.进行活动。
3.做得最快的一组回答:
你们组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快?
四、总结
这节课,通过我们做的几个实验和亲身体验,让我们知道了,人不能自私自利,心里只想着自己,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0”,也就是失败。但如果大家团结协作那将没有人能打败你们。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是你们大显身手的时代,但有一种精神千万不能丢,那就是——团结协作精神。希望在坐的各位同学能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携起手来,一起创造祖国美好的明天。
学会谦让
一、导入
1、课堂小品《发新书》:
1、课堂小品《发新书》:
一学生扮演发书的同学。他抱着一摞新书走进了教室。开始发书了。突然,他发现一本书破了一个角。这时,他犹豫了一下、、、、、、、
①思考:同学们猜猜他会怎么做?
①思考:同学们猜猜他会怎么做?
②学生回答。
③教师总结:这位同学的行为就是谦让。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互相谦让。如果我们能将方便主动让给别人,那么,我们就会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交到更多的朋友。
二、活动
1、学生听故事《小山羊过桥》。
清凌凌的河水上,有一座独木桥。这痤独木桥很窄,窄得每次只能过一个人。这一天,桥上来了两只小山羊。一只小山羊要到桥东去买盐,另一只小山羊要到桥西去买米。谁都想先过桥。于是,他们都上了桥,来到了桥中间。你看,他们角抵着角,谁也不让谁……
2、提问:
二、活动
1、学生听故事《小山羊过桥》。
清凌凌的河水上,有一座独木桥。这痤独木桥很窄,窄得每次只能过一个人。这一天,桥上来了两只小山羊。一只小山羊要到桥东去买盐,另一只小山羊要到桥西去买米。谁都想先过桥。于是,他们都上了桥,来到了桥中间。你看,他们角抵着角,谁也不让谁……
2、提问:
①他们互不相让,会有什么结果?
②要想顺利而又安全地过桥,应该怎么做?
3、学生分小驵音乐伴奏表演“如果你是小山羊,会怎么做?”
四、实践
1、设问:谦让是一种美德。那么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
2、教师总结:谦让是一种美德。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小朋友已经具有了谦让他人的品德。他们遇到好处首先想到别人,处处能让着别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3、学生分小驵音乐伴奏表演“如果你是小山羊,会怎么做?”
四、实践
1、设问:谦让是一种美德。那么你在生活中做到了吗?
2、教师总结:谦让是一种美德。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小朋友已经具有了谦让他人的品德。他们遇到好处首先想到别人,处处能让着别人,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我们爱整洁
活动目标:
1. 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 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难点:
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做才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同学了,很多事情已不要爸爸妈妈帮忙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很多同学都很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了。那你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他们的整洁清洁吗?
二、学习新课:
1.询问学生每天都几点起床,是否按时起床?对。我们都要按时起床,不睡懒觉,这样我们才有精力和时间来管理和打扫自己的卫生。通过询问了解学生在家的卫生情况。
2.再看看学生在学校是否真正做到了爱整洁。
①当你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现在同学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同学了,很多事情已不要爸爸妈妈帮忙了,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些什么吗?很多同学都很能干,学会料理自己的事情了。那你会整理自己的房间、打扫教室卫生并保持他们的整洁清洁吗?
二、学习新课:
1.询问学生每天都几点起床,是否按时起床?对。我们都要按时起床,不睡懒觉,这样我们才有精力和时间来管理和打扫自己的卫生。通过询问了解学生在家的卫生情况。
2.再看看学生在学校是否真正做到了爱整洁。
①当你看到地面上有纸屑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
②你是否经常打扫班级的卫生,你又是如何打扫的呢?
3.保持整洁与我们的身心健康
①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我们会感到很开心。
②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4.我们要学会保持整洁环境
使同学们知道,良好的环境,不单需要我们经常的打扫,同时更需要我们精心的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才能够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自己在学了这节课后,打算今后对自己在整洁方面要怎样做,谈谈自己的打算和感想,讲给同学们听。
2.两人一组,相互谈谈你的打算。
3.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一个合理的安排自己整洁的良好序列。
3.保持整洁与我们的身心健康
①在干净整洁的环境里我们会感到很开心。
②干净整洁的环境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4.我们要学会保持整洁环境
使同学们知道,良好的环境,不单需要我们经常的打扫,同时更需要我们精心的维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良好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才能够在开心快乐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三、巩固新知:
1.组织学生自己在学了这节课后,打算今后对自己在整洁方面要怎样做,谈谈自己的打算和感想,讲给同学们听。
2.两人一组,相互谈谈你的打算。
3.老师总结学生的发言,给学生一个合理的安排自己整洁的良好序列。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