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第一学期地理教研组工作总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6-30 12:56:46

本学期是教研组三年主动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教研组长海选后的第一个学期。一学期来,全组成员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主动工作,在教研组常规工作、校际交流、教学研究和教研组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取得预期的成果,初步实现了常规工作重规范、重点工作创特色、特色工作出亮点的目标。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本学期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教研组人员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在2008年暑假中,学校对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调整,从实验初中调入市青年骨干教师、原市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朱志刚老师,从南师大选聘在教科研方面有专长的应届毕业生孙旭老师,即将退休的林耀中老师离开本组到信息教研组,教研组的人员结构有了明显改善,形成以完利梅副校长、特级教师李万龙老师为学科带头人,以吴文婷老师、朱志刚老师为中坚力量,陈琳、王兆华、孙旭等青年教师各具特长的教师队伍,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人员偏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使教研组的发展更具可持续性,为形成在常州有影响、有特色的教研组创造了条件。

()常规工作重规范。教研组的常规工作主要有: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试卷的命制与分析、日常课堂教学和教学进度、难度的监控、作业量的检查等。一学期来本组按学校规定每两周开展一次校本教研活动,以观课、议课为核心,本组所有成员都开设了校本研究课,课后进行议课活动,先后形成课堂情境的创设、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混合学习的策略等议课主题,大家进行深度交流,并就有关主题撰写论文,先后有孙旭老师的“关于视频技术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李万龙老师的“地理新课程中的三个不可偏废”、“运用电子白板进行混合学习的策略”等论文完成,其中李万龙老师的一篇论文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发表。规定每周一第一节课后进行三个年级的集体备课活动(后改为第二节课后),每次三个备课组都集中在二楼会议室,既加强互相监督和互相影响,又便于解答青年教师的问题和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集体备课时重点围绕学案的编制和使用进行,主要有周教学进度安排、教材中的主要问题讨论、教学设计及作业等的协作和讨论,大家各抒已见,气氛融洽,效果很好,这项工作现已形成常规。一学期来本组的青年教师主动听课,孙旭、王兆华等老师经常听完校长和李万龙老师的课,其中孙旭老师几乎是每课必听,听课后自己进行反思,并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设计,受到学生的欢迎。组长李万龙老师经常不打招呼到教室听课,了解作业布置与批改的情况,并把听课的感受和收集的信息与被听课教师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对三个年级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有效监控。从期末质量调研的情况来看,教学质量较以前有了明显提高,高三在联考取得第一,高二选修班差异较小,高一年级和高二必修课的成绩差异也很小,特别是朱志刚老师和孙旭老师都是第一年任教高中地理,他们所任教的班级成绩都处于正常的位置。在学案的编制和使用方面,高三年级的第一轮复习学案得到充分的利用,高二年级的部分学案正在编制过程中,高一年级必修一学案能够有取舍的使用并进行了修改,必修二的学案由李万龙老师设计了编写的体例,编写了样稿,寒假中由李万龙、朱志刚、孙旭进行分工编制,目前已完成初稿,待开学后进行修改后印制给学生使用。准备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差,就请您
      0%(0)

新频道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