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查找“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中查找“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更多相关内容
- ·上一篇新频道: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
- ·下一篇新频道:初二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鲁碧波
一、试卷特点分析
本试卷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选择题(25×2'=50'),第二部分是综合题(50')。
1.注重基础
试题的考点覆盖了半期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2.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套试卷中,不少题目体现了课改的意识,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
7、天安门广场的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那春分日的升旗时刻是()
A、北京时间6点 B、北京的地方时6点
C、此时伦敦时间为前一天的22点 D、此时东京时间为7点
9、科幻小说《80天环游地球》一书中最后到达伦敦时比原来多一天,这是因为()
A记载日期错了 B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一致
C东西方的日历不一样 D前进路线与自转方向相反
3.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
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试卷中有19道题是直接利用图来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
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这些试题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这些均不能直接在书上找到答案,而需要学生多思考。
二、学生考试失分情况分析
学生答题情况:
对部分学生(普通班)试卷进行抽样分析,选择题40分以上占15.25%, 30--40分以上占43.7%,30分以下占23.56%,综合题第28题得分较低,反映出学生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方向的判断等知识点还没有理解。总体来看,高分与低分学生都较多,分化相当严重,反映出学生的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
选择题得分统计: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准确率 |
63.16% |
75.4% |
82.4% |
25% |
51% |
27.48% |
46% |
54.32% |
50% |
43.9% |
题号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准确率 |
59.6% |
31.6% |
10.5% |
88.6% |
80.3% |
81.2% |
84.1% |
82.7% |
93.2% |
92.5 |
题号 |
21 |
22 |
23 |
24 |
25 |
|
|
|
|
|
准确率 |
75.4% |
17.5% |
44.12% |
82.4% |
47.3% |
|
|
|
|
|
三、学生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从学生考试结果分析,与预期值有一定差距,从全年级来看,保送班80分以上人数138人,普通班73人,最高分96分,最低分4分,且10--30低分段人数较多,这与学生基础差有密切关系。
总分统计:(普通班)
分数段 |
80分及以上 |
60分—79分 |
60分以下 |
统计人数 |
5 |
30 |
22 |
百分比 |
8.77% |
52.63% |
38.6% |
注:班级总人数 57人
2、知识掌握不全面。选择题4、6、13、22错误多,综合题29气压带的形成原因都是由于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造成的。
3、知识理解存在缺陷。例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直射点的位置、地方时的计算、国际日期变更线、气压带和风带的南北移动等。
4、书写的不规范。比较严重的有纬度和经度没有标明北纬南纬和东经西经。
5、做题时马虎。选择题4(选项C)、综合题29、30等。
四、今后教学应采取的措施
1、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降低教学难度,立足基础,发展能力。
基础知识是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智力、能力的基础。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切切实实让学生掌握应该学好的地理概念,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性教学。以便使学生形成正确清晰的地理概念、规范的地理语言。
3、应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地理图表是地理学的“语言”,是学好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平时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地图和图表能力的培养,要能读懂各种地理示意图,明白其含义。
4、加强集体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