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中小学春季学期心理健康学科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25 12:28:45

一、    指导思想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规范和改进本学科的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发展性目标为主,矫治性目标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一切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提供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进一步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密切联系,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    主要工作

(一)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科教研工作的各项制度。

1、          建立和执行学科中心组工作制度。中心组每月召开会议一次,研讨、交流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

2、          要求各校建立本学科备课组,每月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二)     重视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科教师队伍。

加强对本学科专(兼)职教师及班主任老师的培训和指导,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师自身的学习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水平,形成本学科的骨干队伍。

(三)强化教育科研,全面推进本学科教学工作的开展

1、认识开设心理健康课及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从不同年级小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认真钻研、把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观念。争取形成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如:低年组: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 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中年级: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等)

 

2、积极组织开展以听课、评课、交流、反思等形式的教研活动,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实现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

 

3、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或发挥校园网络优势,方便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与咨询,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并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编写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辅导校本教材。

三、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

1、          各校制定本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2、          学科中心组会议。

三月

1、         下校听课指导。

2、         学科教研活动。

3、         学科中心组会议。

四月

1、          下校听课指导。

2、         学科中心组会议。

3、          学科教研活动。

五月

1、          下校听课指导。

2、         学科中心组会议。

六月

1、            下校听课指导。

2   学科中心组会议。

3   学科教研活动。

七月

1、          学期总结工作。

2、          教师案例收集整理工作。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差,就请您
      0%(0)

新频道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