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计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2 10:15:13

高三物理高考复习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         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          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素养

3、          结合各知识点的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          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兼顾学科间综合,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中的学科视点

三、         复习安排:

1、2008年暑假至2008年12月底:第一轮复习。(见附表1)
3、2008年寒假至2009年4月中旬:第二轮专题复习。

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在第二轮复习中,重点在提高能力上下功夫,把目标瞄准中档题。第二轮复习我们计划组织八套能力训练题,其中综合学科,学科内五套题,跨学科训练三套题。我们的编写原则有三点:体现教材的特点,符合考纲要求和我们的复习训练思想,并且体现新颖、准确与导向性,有助于学生疏理归纳训练。在第二轮复习期间我们计划每周进行一次文、理综合的练习,安排三次模拟考试,让学生适应综合考试的方式。要求做到能力训练步步提高,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4、2009年4月中旬至5月底:高考仿真练习。(含五次模拟考试)

    这一阶段为第三轮复习,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强化能力,为强化训练阶段,也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主要进行模拟训练,从知识到能力及考试心理素质的全面训练,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并密切注意高考相关信息及动向。重点是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
5、2009年5月底至6月初,学生回归课本,查缺补漏。

这一阶段的作用不可小看,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益,取得主动权。

四、复习策略:

    1、加强学习、研究,瞄准高考方向

      在复习前,花足够的时间,认真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教材以及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及评价报告,领会其精神,熟悉各个知识点的要求和能力层次,把它准确落实到实践中——备课、上课、命题中。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力求抓住五点:知识点、考试点、能力点、德育点、实际点。

    2、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应以学生实际掌握的质量作为标准,认真落实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措施。坚持以中等生可接受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夯实基础。做到低起点、小台阶,逐渐提高。据大纲要求,对内容进行细而全的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覆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增加课堂讨论,畅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3、加强训练,重视讲评,提升学生的能力

       我们强调练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搞题海战术,做到精讲精练,引导学生及时地从中分析、归纳总结出解题归律和方法,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重点抓好三种能力的培养:

① 审题能力  

一是造成审题错误的原因:

粗心大意、思维定势

 二是培养审题能力的途径:

让学生自己审题,作出物理情景图。

(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点拨)

 三是审题中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语的理解和把握、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

②分析综合能力

主要教会学生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③表述能力    

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物理情景和答案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大纲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高考试题也确定体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能力应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五、         具体要求:

1、              分层教学,分类推进,因材施教,全面提高

2、              着力研究三类课型,上好三类课。

(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

3、              抓好复习的六个环节。即读、讲、练、测、评、补

读: 预习课本,发现问题

讲: 按知识体系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提炼物理思想和方法,理清基本题型,讲清解题方法

练: 精选习题,学生训练,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强调控制数量,讲究质量

测: 进行单元测试,定时练习,查漏补缺

评: 全批全改,统计问题,课堂讲评

补: 及时纠错,矫正练习,以提高复习的实际效果

    4、指导学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周次

复习内容

备注

暑假 1

原子核及相对论

高三课本

暑假 2

第一讲:直线运动

1.    关于运动的描述(1课时)  2.匀变速运动的规律(5课时)

 

暑假 3

3.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1课时)     4 习题课(2课时)

第二讲: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两种常见的力(3课时)

 

暑假 4

2.力的计算(2课时)         3.物体的平衡(3课时)

4.习题课(1课时)

 

1

第三讲:力与运动

1.牛顿运动定律(3课时)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4课时)

 

2

2.    习题课(1课时)

第四讲:机械能和能源

1.功  动能   势能 (3课时)   2.动能定理(3课时)

 

4

3.机械能守恒定律(3课时)   4.习题课(3课时)

 

5

第五讲:抛体运动.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及应用

1抛体运动(3课时) 2.圆周运动(4课时)

 

6

3.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4课时)

第十六讲:碰撞与动量守恒

1.动量及其改变(3课时)

 

7

2.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课时)   3.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3课时)

 

8

第十三讲: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机械振动及图象(6课时)

 

9

2机械波(6课时)

 

10

第六讲:电场

1.电场力的性质(3课时)  2.电场能的性质(3课时)

 

11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 电容器(3课时) .习题课(3课时)

第七讲:电路

1.电阻的研究(2课时) 

 

 

12

    2.闭合电路欧姆定律(2课时) 3.电功率(1课时) 4.多用电表..电阻的测量(3课时)

 

13

第八讲:磁场

1.安培力的应用(3课时)    2.洛沦兹力与现代技术(3课时)

 

14

第九讲:电磁感应

1.感应电流的方向(3课时)  2.电磁感应定律(3课时)

 

15

3.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4课时)

第十讲: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描述(2课时)

 

16

2.电感.电容对交流电的作用(1课时)

3.变压器及远距离输电(3课时)

4.电磁场和电磁波(3课时)

 

17

第十四讲:光

1.光的传播(6课时)

 

18

2.光的本性(2课时)

第十五讲:相对论(2课时) 原子核(2课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新频道差,就请您
      0%(0)

新频道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