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教案5 苏教版必修2.doc
一、教学目标
课标内容:
认识化学键的涵义,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
会考考纲:
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B)
2.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
3.了解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B)
4.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
5.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能够用电子式表示结构简单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B)
6.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B)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化学键的涵义,认识离子化合物、离子键的概念,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知道离子键的实质是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2.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氧化镁”的形成过程学习离子键的形成
(三)情感与价值观
尝试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初步学习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和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的概念及其形成,学会运用化学用语(电子式)进行化学的学习。
教学难点: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以及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过程:
(一)设计思路
化合物的构成→化学键→离子键→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二)教学媒体和教具
学案、练习题、图表 ……
(三)课堂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等,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微粒,这些微粒之间彼此结合构成了世间的万事万物。例如:氯化钠、氧化镁、氯化氢、氯气等是中学化学学习中常遇到的物质。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依次写出上述物质的化学式: 、 、 、 。
②依次写出它们分别是由何种微粒构成的:氯化钠: 、
氧化镁: 、氯化氢: 、氯气: 。
过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之间是通过怎样的相互作用构成了自然界中的上千万种物质的呢?
2.进行新课
讲解:不同的物质含有不同的微粒,这些微粒间通过一定的作用形成了物质。通常我们这种作用称之为“化学键”。
一.化学键
定义:把物质中直接相邻的原子或离子之间存在的强烈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交流与讨论:你认为形成化学键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常见的化学键有哪几种?
你的结论是:
1.形成化学键的必要条件是:
2.常见的化学键有:
二.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
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由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例如:氯化钠、氧化镁就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离子化合物。
练习:判断下列哪些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K2O HF
你的结论是: 都是离子化合物。
交流与讨论:离子键有什么特点呢?
你的答案是:
1.离子键的特点是:
交流与讨论:哪类元素的原子之间能形成离子键?与它们的原子结构有什么关系?离子键的形成条件是什么呢?(提示:从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分析)
2.离子键的形成条件:
你的回答是:
①
②
过渡: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