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案6 苏教版必修2.doc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10-16 13:27:29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及相应的规律,并能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上述元素的核外电排布。

(2)认识元素周期律,了解核外电排布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周期表的基本结构,了解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其原子结构及性质之间的关系。知道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趋势及规律。

 

过程与方法:(1)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钠镁铝的活泼性顺序、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变化趋势、同周期元素化合价上升等,学习归纳思维方法。

(2)利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学习演绎思维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利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发现简史,学习科学研究中的去伪存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1)1-18号元素核外电子排布。    

(2)元素周期律。

(3)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

【教学难点】  元素周期律

教学方法  讨论、比较、归纳

一、学习目标

(1)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         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画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关系。

三、设计思路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熟悉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然后采用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得出以下规律:

1.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即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内层。

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步增加,每一电子层都容纳一定数目的电子。

3.再引导学生观察稀有气体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探究排布规律,通过分析讨论下列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电子层序数)

2)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是8(氦除外)。

3)各元素原子次外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18

四、教学过程

[引入]在《化学1》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有关内容,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下列内容。(ppt2

什么是原子?原子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