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物理高考真题的分析
3.对《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针求意见稿)的理解
(1)统考科目、时间和分值
科目 |
考试时间(分钟) |
分值 |
语文 |
150 |
150 |
数学 |
120 |
150 |
外语 |
120 |
150 |
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
150 |
300 |
从考试科目、时间、分值来看,与实施“3+综合”以来的高考没有任何变化,09安徽省新课程高考的试卷结构、考试内容、难易程度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是与安徽省教育主管部门强调的“积极稳妥的推进新课程高考方案的改革”思路相吻合的。
(2)试卷结构与内容
统考科目考查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分值不低于10%,均为必做题。考查的选修系列或选修模块由国家制定的新课程《考试大纲》和《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考试说明》予以确定。
(3)09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试题可能覆盖的模块:必修1、必修2、选修3-1、选修3-2、选修3-5。08年新课标物理考试大纲摘录见附录六。
四、我校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总体设计、安排
高三的物理复习,我们主要是按照传统的三轮复习法进行,第一轮复习从08年6月底(学业水平测试结束)开始,计划在明年3月初(江南十校联考前)结束;第二轮复习4月底前结束;5月份进入第三轮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全年级统一资料,统一进度,统一测试,按照《名师伴你行》的章节顺序安排复习进度,基本上每章安排两至三周时间复习,少数章节安排一至两周时间复习。《江南十校·名师考题》作为学生课外自学辅导资料。第二轮复习的形式各位教师可以不同,一般都是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比如说大的专题有:运动学专题、牛顿运动定律专题、动量和能量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等;小的专题有:传送带类专题、弹簧类专题、图像类专题等。第三轮复习重要是查缺补漏和考前有针对性(预测性)的专项训练和综合模拟训练。 在具体实施第一轮复习计划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目标,突出重点
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依据《安徽省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和教育部制定的08年新课标物理考试大纲上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范围,全面、高效的复习高中所学习物理知识,巩固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的同时深入复习主干知识和核心知识。
(2)逐章复习,构建网络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们按照必修1、必修2、选修3-5、3-1、3—2,即力学、电学两模块的先后顺序逐章逐节复习。在复习过程中,加强对基础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归纳基本方法,逐步落实每个知识点,同时我们必须改变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复习方式,而应“以大带小”(突出主干知识),“以点带面”(突出重点、热点知识),“以少胜多”(突出优质高效)。通过第一轮的复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一般应用。引导学生把每章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3)精心准备,精讲精练
用于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而第一轮复习又是最关键的,起决定性、全局性的作用,为此,教师课前精选例题,课堂精心评讲,课后学生精练。我们每两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有一位中心发言人,由中心发言人对后面两周的教学进度作出安排,每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作出必要的分析,对照一轮复习参考书指出必要补充的例题和习题,安排一章的检测时间和检测试卷。其他老师根据中心发言人所讲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作必要的补充。这样复习过程中基本可以做到:考点复习到位,知识归纳到位,网络构建到位,题型讲解到位,巩固练习到位。并且每章一次检测,确保复习效果。这样基本上能让学生明白每节课、每个单元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能弄清知识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附表一:近五年高考选择题知识点分布表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14 |
原子核的衰变,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同位素 | 牛顿运动定律 | 核反应方程 |
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
平抛运动 |
15 |
牛顿运动定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 |
粒子物理初步知识,电荷守恒定律 |
物理光学,电磁波的传播 |
振动图象与 波动图象相结合问题 |
牛顿运动定律 |
16 |
与阿佛加德罗常数有关的计算 |
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
天体运动与万有引力定律 | 气体压强微观含义,热力学第一定律 |
波动图象 简谐运动 |
17 |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相结合的问题 |
光的折射,全反射 |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 | 光的全反射 |
万有引力定律 |
18 |
简单的电路知识 |
振动与波 |
气体压强的微观含义,热力学第一定律 |
动量定理 |
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 |
19 |
光电效应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图像形式) |
受迫振动与共振 |
原子能级跃迁 |
气体压强,摩尔体积 |
20 |
超重与失重 |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
动量定理与动能定理 |
电势、电势差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图像形式) |
21 |
光的折射,全反射 | 气体压强微观含义,热力学第一定律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与电路 | 法拉第电磁感反应定律,楞次定律(图像形式) |
光的折射定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