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测试题
答案:(1)打第一个点时重物的初速度为零
(2)0.59 m/s 0.17 J 0.17 J 机械能守恒
(3)C
5.利用气垫导轨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先非常仔细地把导轨调成水平,然后依图实-6-11所示用垫块把导轨一端垫高H,滑块m上面装l=3 cm的挡光框,使它由轨道上端任一处滑下,测出它通过电门G1和G2时的速度v1和v2,就可以算出它由G1到G2这段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ΔEk=m(v22-v12),再算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mgh,比较ΔEk与ΔEp的大小,便可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图实-6-11
(1)滑块的速度v1、v2如何求出?滑块通过G1时的高度h如何求出?
(2)若测得图中L=1 m,x=0.5 m,H=20 cm,m=500 g,滑块通过G1和G2的时间分
别为5.0×10-2s和2.0×10-2s,当地重力加速度g=9.80 m/s2,试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解析:(1)因为挡光框的宽度很小l=3 cm,而滑块通过电门的时间极短,故可以认为滑
块通过电门时做匀速运动,则通过两电门时的平均速度就等于通过G1和G2两位置的瞬
时速度,v1=,v2=;由相似原理可知=,便可求得h=x,H、L、x都是事
先设定的.
(2)v1== m/s=0.6 m/s,
v2== m/s=1.5 m/s,
h=x=×0.5 m=0.1 m
动能增加量ΔEk=m(v22-v12)=×0.5×(1.52-0.62) J≈0.473 J.
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mgh=0.5×9.80×0.1 J=0.490 J,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可认为机械能守恒.
答案:见解析
6.(2010·珠海调研)如图实-6-12所示,用包有白纸的质量为1.00 kg的圆柱棒替代纸带和重物;蘸有颜料的毛笔固定在电动机的飞轮上并随之匀速转动,以替代打点计时器.烧断悬挂圆柱棒的线后,圆柱棒竖直自由下落,毛笔就在圆柱棒面的纸上画出记号,如图实-6-13所示.设毛笔接触棒时不影响棒的运动,测得记号之间的距离依次为26.0 mm、50.0 mm、74.0 mm、98.0 mm、122.0 mm、146.0 mm,由此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已知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图实-6-12
图实-6-13
(1)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2)根据图实-6-13所给的数据可知:毛笔画下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3=_______m/s;画下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6=______m/s;在毛笔画下记号“3”到画下记号“6”的这段时间内,棒的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___J.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g=9.8 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由于电动机铭牌上标有“1200 r/min”字样,所以电动机的转动周期为T= s=0.05 s.
(2)毛笔画相邻两条线的时间间隔为0.05 s.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则画记号“3”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为v3= m/s=1.24 m/s,同理可求得画记号“6”时,圆柱棒下落的速度v6=2.68 m/s.由此可得棒的动能的增加量为ΔEk=mv62-mv32≈2.82 J,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ΔEp=mg(h6-h3)≈2.88 J.根据求得的数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圆柱棒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答案:(1)0.05 (2)1.24 2.68 2.82 2.88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圆柱棒在下落过程中机
械能守恒
7.(2008·江苏高考)某同学利用如图实-6-14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弧形轨道末端水平,离地面的高度为H.将钢球从轨道的不同高度h处静止释放,钢球的落点距轨道末端的水平距离为x.
图实-6-14
(1)若轨道完全光滑,x2与h的理论关系应满足x2=________(用H、h表示).
(2)该同学经实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h(10-1m) |
2.00 |
3.00 |
4.00 |
5.00 |
6.00 |
x2(10-1m2) |
2.62 |
3.89 |
5.20 |
6.53 |
7.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