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网  来源:教育文稿网  发布时间:2009-04-30 16:45:25

三、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48-51页)

(一)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929年开始于美国,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特点: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一是工人失业,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法西斯道路。启示:我国的经济建设不要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过高过快,而应该有长远眼光,致力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注意提高人民的生活和消费水平。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49-51

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内容:财政方面,整顿银行业;工业方面,(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颁布“产业复兴法”;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影响: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经验教训:实行财政和货币政策,降低储蓄利率和兴办工程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生产,以工代赈,扩大就业等。 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评价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问答:

1193334,罗斯福总统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他也鼓励美国人民:“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什么时期的社会现象?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2)材料二中发表就职演说的这位总统是谁?面对上述材料所描述的社会现象,他采取了什么手段来摆脱恐惧?罗斯福,实行新政

3)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这位总统主要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调整,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2、“罗斯福新政”的效果如何?对你有什么启示?

A、效果: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罗斯福新政为后来美国参加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但它不可能根除资本主义社会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痼疾。

B、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9)(60-80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67%(2)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33%(1)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