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贵港市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监测调研试题(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6-14 09:43:18
2010年贵港市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监测调研试题(三)
(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你选出并将它的字母代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每小题l分,共25分)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A.都造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B.都是以少胜多的战役
    C.都促进了北方的统一      D.都发生在三团时期
2.右图文物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它是哪一朝代制造的?
\
    A.商朝    B.夏朝    C.秦朝    D.宋朝
3.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
    此“故都”是
    A.东京    B.临安    C.建康    D.洛阳
4.元朝时,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
    A.中书省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行中书省
5.明朝统治者实行恐怖专政,强化君权的措施是
    A.废除丞相和中书省   B.设立内阁   C.设立厂卫机构   D.实行八股取士
6.清朝时期用“金奔巴瓶”制度确定哪个地方的宗教首领继承人?
 A.青海    B.两藏    C.云南    D.宁夏
7.隋朝大运河的通济渠在右图中A、B、C、D的哪一段?
\
8.属于在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民用工业的是
 A.江南制迸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9.他进行过改革;他抗击外来侵略,收复失地;在清王朝萧条的景色中他展现了中国人的一点尊严。他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邓世昌    D.康有为
10.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一次
 A.资产阶级爱睡政治运动     B.反帝爱国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空前的思想解艘运动
11.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A.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2.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倡导的学术方针是
    A.中两并用    B.广育人才    C.兼容并包    D.讲求时务
13.某《革命回忆录》写道:“有一天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只为能有宁静的生活,年轻的人们争起奔赴战场……”,这段文字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解放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14.1953年――l956年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C.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违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事件是
    A.“大跃进”运动    B.全民大办钢铁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十年“文化大革命”
1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中含冤去世的是
    A.刘少奇    B.彭德怀    C.叶剑英    D.贺龙
17.下列历史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②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把建设有中国特包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指导方针 ④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
    A.④②③①    B.①④③②    c.①④②③    D.④①③②
18.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在哪一年哪一届联合国大会上?
    A.1972年,26届 B.1971年,29届 C.1972年,29届 D.1971年,26届
19.据报载:1964年10月l6日,“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有智慧的民族”,其原因是
    A.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B.“863”计划的成功实施
    C.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
20.我国体育健儿在哪一届奥运会上突破了金牌为零的记录?
    A.23届    B.25届    C.27届    D.29届
21.关于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下列关联错误的是
    A.富尔顿——汽船 B.马可尼——电话 C.狄塞尔——内燃机 D.凯伊——飞梭
22.美国内战前,其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几位?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23.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其中三国同盟的核心是
    A.德国    B.奥匈帝国    C.意大利    D.英国
24.二战后被迫改变其殖民政策,对印度采取“分而治之”方针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