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复习5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抗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4-14 16:27:50

中考专题复习五——列强的侵略与中国的抗争

 

【专题线索梳理】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资本主义侵华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英勇抗争和不断探索的历史。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社会乡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19世纪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及其影响

    从1840 —1900年的60年间,资本主义列强先后对中国发动过五次大规模的侵略战争,即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这些战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国家。

    1.鸦片战争

    18 世纪60年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结构和清政府实行的“闭关政策”,英国的对华商品输出受到了 严重阻碍,出现了大量逆差。当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发生后,英国便以”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

    经过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打开,开始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所规定的五口通商、协定关税、自由贸易、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为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对华经济扩张开了绿灯。不过,这一时期中国的开放还仅限于东南沿海地区。

2.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 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国伙同法国于1856~1860年进行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与之订立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通过这两个条约,汉口、南京等地和北方城市天津被开放为商埠;条约还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样,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 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俄国趁火打劫,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大肆侵吞中国西北和东北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3.中法战争

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在中国制造了严重的边疆危机。19世纪中期法国首先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进而侵略中国,挑起了中法战争,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其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

4.甲午中日战争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1894 —1895年,发动了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战争。甲午战争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于1895年与日本订立了《马关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 国的半殖民地化,给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恶果。日本割占中国台湾省等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的完整,刺激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则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列强得以相互勾结共同宰割中国,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巨额赔款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允许外资在中国投资设厂,使帝国主义对华资本输出合法化。《马关条约》条约的签订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资本和市场。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