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2-12 22:01:14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教学目标
  1、了解昼夜的产生,理解昼夜交替形成的原因

  2、理解地方时与地球自转的必然联系,了解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
  3、记住地球自转对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移的影响

 

教学建议

关于地方时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讲清地方时的概念和地方时的早晚,并强调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为讲时区和区时的知识做好铺垫。然后,由地方时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麻烦,引出时区划分和区时计算的教学

关于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教学建议

  教材中,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从现象入手,运用课本《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图,讲明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作南北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可以从高低纬度间线速度不同加以解释;而对于作东西向水平运动的物体,其偏移原因较为复杂,应予以回避,待学生到物理课中去解决,重点放在地转偏向力作用规律的运用上。

关于昼夜交替的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