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上册 2.2《大气的热力状况》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9-02-08 15:37:08

课    题
大气的热力状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散射、反射
2.理解大气的保温效应(短波辐射、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
3.分析理解全球热量平衡原理
教学重点
大气的保温效应(削弱作用、保温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教学方法、学法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包围,垂直高度可达2000—3000千米,这层大气被称为“地球的外衣”。作为“外衣”它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大气的热力状况
一、引言:地球上许许多多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的大气现象,都与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关,那么大气的热量──能源来源于哪里?──太阳辐射。
以“地球的外衣”引入
(出示课件1)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回答:
1.A、B、C分别表示什么?A紫外区  B可见光区  C红外区
2.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个部分?B、C。
(出示课件2)
3.图中红色代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它仅占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47%,为什么?原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1.吸收作用(出示课件3讲解)
平流层中臭氧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
了解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为以下的学习打基础

[1] [2] [3] [4] [5]  下一页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