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类型》教案4 湘教版必修2 高一地理word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12-16 08:00:31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本章规划

地球上的区域有大有小,人类在这些区域上从事着各种各样的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方面,地理环境为产业活动提供了空间和资源,人通过各种产业活动,利用各种资源,不断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另一方面,产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日渐突出,区域建设中,人类如何站在新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活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本章内容以人地关系为主线,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阐述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并运用许多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深刻领会。

课时安排:7课时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2课时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2课时
第三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2课时
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课时

第一节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人类离不开产业活动,人类的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本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主要学习两项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主要分析了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及不同的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会发生相应变化。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四部分内容,教学中可运用相关的图片及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展示图片及动画,来突破重、难点。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学会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教学难点
 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教具准备
 教师: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课件。

学生:调查所在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及主要的分布,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

2.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
3.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

4.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
5.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
3.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2.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认真求学的热情。
3.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1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画,并适当解说。

课件展示:………………………………【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