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山地的形成》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一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1-21 11:30:0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述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
  2.绘制褶皱构造的示意图,判断褶皱的基本类型。

  3.描述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4.说明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初步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探究: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和“板块学说”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对山地形成的学习,树立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    山地的类型的判断。

2.    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教学难点

1.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
2.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教学方法………………………………【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