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高二地理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6-13 11:43:22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Ⅲ)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启动,地理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变革,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等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实践问题。本节课遵循这样的教育理念,以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材分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在“必修Ⅲ”“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有关资料,概括湿地的概念和作用,并解释湿地的资源问题和如何保护、开发湿地。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地的有关湿地的资料,学会从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这反映出在新课程中,主张地理知识与地理实践的结合,使地理基本原理和地理基本理论的学习来源与学生的生活体验。

2.本节教材和上一节教材内容都是介绍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发展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节教材内容的编排,主要是以洞庭湖区为例,着重介绍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在教学中,应按照湿地的概念——湿地的重要价值——湿地的利用——湿地的保护这一主线,按照案例学习的思路,通过对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各案研究,分析和了解区域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关系。………………………………【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