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课时自然灾害的影响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2011年高考一轮复习
高考考点:自然灾害的影响
考点分析:1.了解自然灾害的影响
2.理解和运用自然灾害危害形成机制,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3.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知识梳理: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一.自然灾害
1. 定义
2. 形成条件
二.孕育灾害的环境:四大圈层
三.自然灾害系统
1. 灾情
2. 环境
3. 受灾体
四.自然灾害的影响
1. 灾情大小的衡量标准
2. 灾情大小的影响因子
3. 人员伤亡
4. 财产损失
5. 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6. 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教学过程:
考点l 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自然异变本身元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考点2自然灾害的发生的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
二是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方法总结
判断一些现象或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关键是看其是否以自然变异为诱因,是否有人、财等承灾体。
(2010年福建高考题)【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1.图15甲、乙分别示意广东省社会经济易损性和防洪标准。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图中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B地区为减少洪水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关系:正相关(A地区社会经济易损性高,防洪标准也高)。
原因:A地处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发生洪涝灾害的危险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洪灾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大,所以应提高防洪标准。
(2)植树造林,生态退耕;修建护坡工程;修建水库;迁出高风险区
【
(1)考查读图能力。从图中不难看出A地区防洪标准与社会经济易损性的关系。从地………………………………【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