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
(第5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纲要求]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形成。
[知识讲解]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一个回归年=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每年的365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6小时,故4年一润,闰年为366天。(太阳周年运动为参照)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绕日公转一周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
|
(3)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1月初过近日点,7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1.52亿千米,最近是1.47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差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能,最大可相差到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地球过远日点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所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处于冬季。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
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
们之间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而
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这就引起了太阳
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周年变化。………………………………【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