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3章 第4节 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4节 气候类型和全球气候变化
一、选择题
读我国自然地理分界线上某地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判断1~2题。
1.该地气候类型属于下列哪两种的过渡类型( )
A.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与青藏高原气候
解析:从该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来看,该地1月最低温明显低于
8月,年降水量约
答案:C
2.该地最可能位于( )
A.横断山 B.秦岭 C.冈底斯山 D.贺兰山
解析:贺兰山处在我国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上,即处在温带季
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交界处。冈底斯山在青藏高寒区;横断山处在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与青藏高寒区的交界处;秦岭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季风气候区的
交界处。
答案:D
(2010·曲阜统考)
大利亚东北部城市凯恩斯闭幕。与会的15国领导人呼吁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向太平洋岛
国提供帮助,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读1880年至1980年世界海平面变化
图,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海平面变化曲线分析,1880年至1980年世界气温( )
A.呈直线上升趋势 B.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
C.变化不大 D.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解析:从图中曲线特点可以推出:1880年至1980年世界气温总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
答案:B
4.下列做法中,对缓解太平洋岛国面临的问题最有效的是( )
A.积极研制新型制冷系统,以减少并逐步禁止氟氯烃等物质的排放
B.举国搬迁至其他国家
C.沿海国家修建沿海大堤,防止沿海地区被淹
D.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故针对性措施是减小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答案:D
读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回答5~7题。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
5.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 )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②和④ D.③和④
解析: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
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的纬度比张家口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
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
②。
答案:A
6.分析图示资料可知( )
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
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
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解析: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
答案:D
7.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
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
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 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
解析: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少,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
的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
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
答案:A
(2010·福建调研)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
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