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图像题 高考地理考前专项训练
高考地理考前专项训练:坐标图像题
专题目标导引
一、主要知识技能、重难点和解题规律方法
常见坐标图有平面直角坐标系和平面正三角坐标系两类。
1.平面直角坐标系:分为折线图、曲线图和柱状图等。解题过程中应注意:①用两个三角尺比划比较容易判读准确对应的时间与数值。②注意峰值和谷值往往是特点与个性差异,也是提问所在。③其数值的谷峰变化与某地气候的季节变化有极强的相关性。
解读平面直角坐标图,可灵活采用以下方法:
(1)坐标图上的点、线(折线、曲线)、柱等既表示了地理事物的数量,又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让其既有定量认识,又作定性分析。一般来说,线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或空间分配规律,如“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图”中的盐度曲线就表示了海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柱状图侧重表示地理事物的绝对数量,如“某地年降水量的变化图”中的降水柱就表示了各月降水量的数值大小。
二、本专题训练要达到的目标
国家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明确要求能够“描述、概括、理解各种地理事物(包括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及人类活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各方面)的空间结构联系和发展变化过程”。而利用坐标图像来考查对一些地理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是当前比较热门的一种考试题型。这种题型是通过坐标图像的横、纵坐标表示的不同含义,来考查对地理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知识的迁移、运用水平。要求通过对坐标图的分析,揭示某一地理现象随时间或空间的推移在量上的变化趋势,从而预见此地理现象的结果,同时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