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总复习
(2010·江苏启东质检)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s与楼房高度h相同,如图,据此
回答1~2题。
1.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 ( D )
A.23°26′ B.66°34′
C.90° D.45°
解析 若楼高h与影长s相等,则tan α==1,α=45°,即太阳高度角等于45°。
2.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D )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H=90°-|φ-δ|,冬至日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21°34′N与南回
归线之间纬度差也是45°,因此21°34′N正午太阳高度是45°,同理,68°26′S与南回归
线之间的纬度差也是45°,故68°26′S正午太阳高度也是45°。
(2010·青岛期中)下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一段纬线,M、N分别是X日的晨线、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X日两点的经度差为90°,一年中M、N两点有重合于O点的现象。读图回答3~4题。
3.X日M地的昼长为 ( A )
A.6小时 B.9小时
C.12小时 D.18小时
4.X日 ( B )
A.青岛昼长达全年最大值
B.北京日出东南方
C.M地的白昼比N地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