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同步辅导第八讲(学案) 高三地理教案
高三地理同步辅导第8讲
高中地理(必修)上册 第三单元 第3~5课(P76~P86)
【本讲重点、难点释疑】
1.资源的类型及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列表比较)
类型 |
现状 |
前景 |
海洋化学资源 |
海盐得到大规模利用,除此以外,镁、溴、海水淡化等已达到工业化开发利用规模 |
随着科技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人类 |
海洋生物资源 |
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发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海水养殖正迅速发展 |
捕捞能力将大大提高,海水养殖前景广阔,通过水产加工和海水养殖可大大拓宽利用的领域,使海洋生物资源增殖 |
海底矿产资源 |
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突飞猛进,滨海砂矿、金属矿也得到工业化的开采利用 |
深海锰结核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 |
海洋能源资源 |
人类已可以利用潮汐、波浪发电,但整体规模不大 |
随着科技发展,海水运动中蕴藏的巨大能量将会越来越多地被人类利用 |
海洋空间资源 |
传统的海洋交通运输空间利用方式得到空前发展,并扩大到海洋生产空间、通信电力输送空间、储藏空间、文化娱乐设施空间等多种利用方式 |
海洋空间利用将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并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逐渐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 |
2.海洋渔业资源分布及形成原因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其中尤其是温带大陆架水域)原因是:(1)大陆架海水浅,太阳辐射能照射到海底,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2)大陆架底部沉积着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3)大陆架与陆地毗连,由大陆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质成为鱼类和浮游生物的养料;(4)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加上寒暖流交汇,使得海水上下搅动,上升的海水将沉积在海底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使得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冷暖洋流还分别带来了冷水性鱼和暖水性鱼。使得温带水域中鱼种丰富。在上述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常形成大渔场。如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我国舟山渔场等。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